“五个认同” 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前提。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共同缔造并捍卫祖国。爱国是中华民族传统,祖国统一、领土完整关乎国家与民族根本利益。每个人都应强化对祖国认同,增强国民意识,捍卫国家尊严,反对分裂行为。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由 56 个民族组成,历经风雨形成 “多元一体” 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紧密联系与共同民族意识。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纽带。中华文化由 56 个民族优秀文化汇聚而成。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认同中华文化,能将对国家、民族、政党、社会制度的认同串联,形成有机整体。我们要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自成立以来带领人民取得众多历史性成就。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最大优势。认同中国共产党,维护其领导,是各族人民共同利益与政治底线。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归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必然与人民选择。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是时代主题与思想政治工作主线。我们要从本质上认同这一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人民意愿的科学社会主义。
“五个认同” 相辅相成,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深刻理解并践行 “五个认同”,对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