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昼夜温差确实非常大,这是其高原气候的显著特征之一。 白天阳光直射时气温可达25℃以上,而夜间可能骤降至0℃以下,日温差普遍超过15℃,部分地区如阿里甚至达18℃以上。这种“一日见四季”的现象与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等因素密切相关。
-
地理与气候基础
西藏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空气导致白天吸热快、夜间散热快。藏北高原年均温低于0℃,而藏东南谷地可达11℃以上,区域温差同样显著。雅鲁藏布地夏季正午气温接近30℃,午夜却需盖棉被保暖。 -
季节与昼夜差异
旱季(10月-4月)温差更剧烈,如拉萨冬季日较差达16℃。雨季昼夜温差仍明显,但降水会略微缓和极端波动。藏南夜雨频繁,进一步放大湿度与体感温差。 -
垂直气候带的叠加影响
从藏东南热带到藏北寒带,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同一区域内,山脚与山顶温差可达20℃以上,“一山有四季”加剧了局部温差。 -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温差大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如青稞),但旅行需备足衣物应对骤变。高原紫外线与低温并存,防晒防寒需同步注意。
提示:无论何时进藏,务必携带多层衣物,尤其防风外套。清晨和日落后的降温最显著,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可减少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