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以彝族为主体,同时聚居着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比超55%,是四川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
彝族的核心地位: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彝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彝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半数以上,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字、毕摩文化、火把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
多民族共居格局:除彝族外,凉山还有汉族、藏族(集中在木里藏族自治县)、回族、蒙古族、傈僳族、纳西族等民族共同生活,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的特色。
-
历史与政策背景:1952年成立凉山彝族自治区(后改为自治州),通过民主改革实现“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成为党的民族政策实践典范。
-
文化多样性体现:凉山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彝族漆器、藏乡风情、摩梭母系文化等交相辉映,20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彰显民族魅力。
提示:凉山的民族构成是其独特魅力的基础,游览时可深度体验彝族火把节、藏区木里风光等多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