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门峡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的黄河南岸金三角地带,是连接中原与西北的重要枢纽。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3°31′24″~35°05′48″、东经110°21′42″~112°01′24″,总面积约9935平方公里,以“五山四陵一分川”的地形特征著称,兼具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且拥有河南省最高峰小秦岭老鸦岔垴峰(海拔2413.8米)。
- 三省交界的地理优势:三门峡东接洛阳,南邻南阳,西连陕西渭南、商洛,北隔黄河与山西运城相望,是豫晋陕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天然桥梁。
- 独特的地貌与气候:境内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0%以上,市区三面临水形似半岛,素有“四面环山三面水”之称。气候以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为主,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3.7℃,年降水量约585毫米。
- 黄河文化的核心区:黄河干流流经三门峡206公里,占全市水域面积的89.3%,大禹治水“劈三门”的传说即源于此,奠定了其“黄河明珠”的历史地位。
- 交通与生态亮点:陇海铁路、连霍高速等横贯东西,是区域交通枢纽;同时因秋冬季节栖息数万只白天鹅,被誉为“天鹅之城”,生态资源丰富。
三门峡不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如仰韶文化遗址),更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典范。若计划探访,建议结合其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如函谷关、天鹅湖湿地)深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