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可归纳为以下七方面:
一、品种选择
-
抗逆性与高产性 :优先选用中黄13号、皖豆28号、徐豆9号等抗病虫害、产量稳定的品种。
-
适应性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避免盲目引种外地品种。
二、播种管理
-
适期早播 :播种越早,干物质累积越充分,建议在6月15-25日完成播种,早熟品种可适当延后。
-
播种深度 :土壤疏松、墒情好时播深3-4厘米,黏重土壤宜5-6厘米,避免过深导致出苗慢。
-
播种量与密度 :每667平方米播种量6-7公斤,行距30厘米,分枝型品种1.2万株/亩,无分枝型1.4万株/亩。
三、施肥管理
-
基肥与追肥 :施用三元复合肥40kg(N3.4kg、P3.2kg、K3.4kg)或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开花前追施20公斤二铵,灌浆期叶面喷施容大丰等生态活性肥。
-
肥料配比 :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氮磷钾配合使用,薄地重施钾肥,肥地补施氮肥。
四、田间管理
-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调整密度,避免过密导致光照不足或过稀影响产量。
-
中耕除草 :播种后及时中耕灭茬,苗期可用盖草或化学药剂(如禾耐斯)除草,连阴雨天需补播。
-
病虫害防治 :播前用多福甲维盐拌种预防地下害虫,苗期喷施美洲星等杀菌剂,发现缺苗及时补栽。
五、水分管理
-
足墒播种 :土壤含水量20%左右播种,墒情不足时及时浇水,避免干旱影响出苗。
-
排水防涝 :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导致根系病害。
六、收获管理
-
适时收获 :当豆荚变硬、籽粒饱满时收获,避免过早或过晚影响产量和品质。
-
晾晒储存 :收获后及时晾晒,防止霉变,储存时保持通风干燥。
七、其他技术
-
种子处理 :剔除病虫粒、杂质,晒种至含水量≤12%,必要时包衣或拌种磷钾肥。
-
土壤改良 :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配合深翻松土提高肥力。
通过以上技术要点综合应用,可有效提升夏大豆的产量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