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空气质量排名呈现显著地域差异,2025年4月最新数据显示,牡丹江市以指数43稳居全省第一,而哈尔滨市(指数228)仍面临重度污染问题。 从长期趋势看,大兴安岭、佳木斯等地区持续表现优异,绥化市部分县区则多次位列污染较重区域。
黑龙江省空气质量排名主要依据PM2.5浓度和综合指数,不同季节和地区差异明显。牡丹江市常年保持优良水平,2025年4月实时数据中,其空气质量指数为43(优),适合户外活动。大庆市(指数94)和齐齐哈尔市(指数119)分列二、三位,但后者已达轻度污染标准。相比之下,哈尔滨市近期指数飙升至228(重度污染),对健康影响显著。
从县域层面看,佳木斯市富锦市、抚远市以及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等常年占据PM2.5浓度最优前十名。这些区域依托森林覆盖率高、工业排放少等优势,2024年9月富锦市更成为全省PM2.5浓度最低地区。而绥化市兰西县、安达市等农业密集区则频繁出现在污染后十名榜单,2024年1-9月数据显示其PM2.5浓度超标的持续性。
季节性波动是重要影响因素。冬季采暖期(如2025年1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18μg/m³,哈尔滨等城市污染加剧;而夏季(如2024年5月)齐齐哈尔讷河市、黑河嫩江市等地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市部分监测站点(如平房东轻厂指数25)在2025年4月仍能保持优级水平,说明城区内也存在局部差异。
建议公众关注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合理安排出行。污染较重区域居民应减少户外活动,敏感人群需加强防护。随着生态治理措施推进,黑龙江省空气质量整体呈改善趋势,但区域协同治理仍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