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4/2025年冬季气候影响评价及气象预测信息,与2023/2024年冬季相比,全国及新疆地区的气温变化特征如下:
一、全国整体趋势
-
气温偏高
2024/2025年冬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1~2℃,其中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偏高幅度更大。例如,新疆全疆平均气温-8.4℃,较常年偏低0.2℃,而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气温偏低1~2℃。
-
季节波动显著
全国气温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
前冬(12月) :极端强降温天气过程频发,如长江以南地区出现15℃以上高温;
-
后冬(1-2月) :气温起伏显著,南方回暖较快,北方仍较寒冷。
-
二、区域差异
-
气温差异显著
-
偏暖区域 :华北、华东、西南及西北地区偏高2~4℃,如河南、山东、重庆等地;
-
偏冷区域 :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华南西部等地气温偏低1~2℃,甚至出现历史极值低温。
-
-
降水分布不均
全国降水呈现“北多南少”趋势,东部农业区及高原地区降水量偏多。新疆降水量仅16.5毫米,较常年偏少两成,而东部地区如江苏、浙江等地降水量偏多1~2成。
三、特殊天气现象
-
寒潮与降雪 :全国共出现13次大范围寒潮,其中东北、西北地区受影响更显著,多地出现降雪天气;
-
极端天气 :2024年12月,全国多地出现极端低温,长江以南地区高温异常突出。
四、对农业的影响
-
需防范灾害 :新疆、内蒙古等地需防范冻害、雪灾及大风对农业的影响;
-
设施农业建议 :南方高温可能加速设施农业热量需求,需关注高温对作物的影响。
2024/2025年冬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暖,但区域差异显著,且伴随极端天气事件,需关注局地农业生产及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