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并非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而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紧随其后的霜降才是秋季的终结者。寒露标志着深秋的来临,此时气温骤降、露水凝寒,但真正的秋末需等到霜降节气,结霜,冬季的脚步已近在咫尺。
寒露时节,自然界呈现三大典型物候:鸿雁南飞进入尾声,雀鸟隐匿而蛤蜊增多,秋菊凌寒绽放。此时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北方已现初冬景象,南方则秋意正浓,昼夜温差拉大,“寒露脚不露”的养生谚语提醒人们注重足部保暖。作为白露与霜降之间的过渡,寒露承袭了白露的凉意,又为霜降的寒霜铺垫,是秋季气候转折的关键节点。
霜降作为秋季的压轴节气,通常出现在10月23日前后,其名称直指“初霜出现”的气候特征。此时农事活动进入收尾阶段,冬小麦播种完毕,南方开始为作物防寒。从节气顺序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共同秋季六节气链条,寒露恰似秋的“倒数第二站”。
寒露至霜降的半个月,是感受秋日余韵的黄金期。登高赏菊、品蟹饮茶等习俗,既是对自然的礼赞,也为迎接寒冬储备能量。若错过这段“秋色深深浅浅”的时光,便只能静待冬雪覆盖大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