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营老爷”中“跑”的习俗源于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寄托,具体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核心功能:祈求风调雨顺与平安
“营老爷”是潮汕地区重要的民俗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祭祀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村寨平安。村民们相信通过抬着神像游行、跳火堆等仪式,可以驱邪避灾、保佑村民免受灾害。
二、文化传承与精神寄托
-
故土情怀的载体
该习俗源于百余年前村民“游伯公”时意外让“伯公”落水的传说,为感谢神灵庇佑而衍生出“营老爷”的习俗,成为族群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文化符号的延续
“营老爷”融合了中原社祭文化与潮汕特色,如文营(巡游)和武营(模拟战斗)的区分,既保留了古义“营”的巡游含义,又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
三、仪式特色与象征意义
-
跑的象征
-
驱邪纳福 :通过“跑老爷”驱赶邪祟,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遂。
-
拉近距离 :将神明视为“自己人”的表现,象征神明与民众的亲密关系。
-
社区凝聚力 :集体参与的活动增强村民归属感与社区团结。
-
-
其他仪式补充
活动中常结合英歌舞、大锣鼓等表演形式,形成视听盛宴。例如,武营中神像需被摔打后重新修复,体现“先虐后敬”的信仰逻辑。
四、现代意义与保护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营老爷”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展示,更成为凝聚乡愁、推动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其火爆现象(如2025年春节期间短视频播放量超50亿次)表明,传统民俗在现代社会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价值。
“跑”是潮汕“营老爷”习俗的核心要素,既承载着祈福功能,又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社区精神的双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