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臭果通常被称为番石榴或白果,前者因浓烈气味被当地人戏称“臭果”,后者则是银杏果的俗称,因腐烂时散发异味得名。这两种果实虽气味独特,却各具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是广东地区特色鲜明的自然馈赠。
- 番石榴(臭果):原产热带美洲,果肉含木质籽粒,成熟时散发类似臭虫的强烈香味(初闻者常误认为臭味)。其性热且具收敛作用,可缓解胃酸、健胃消食,果叶揉搓后香气更浓,民间用于退热治疗。在澳门地区6-7月结果,印度等地则11-12月丰收。
- 白果(银杏果):银杏树的种子,外层肉质外种皮含丁酸、己酸,成熟腐烂时产生刺鼻臭味,但内核的白果可食用,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需煮熟去除毒性,传统用于止咳化痰,但生食易中毒。
- 其他“臭名”果实:如黄皮果(药食两用,消食化痰)、五月茶(花臭果甜,可制酱入药)等,虽非主流“臭果”,但同样体现广东果类的多样性。
若在广东见到气味特殊的果实,不妨了解其背后的食用或药用价值,或许能发现“臭味相投”的美味。处理时注意安全,如银杏果需彻底烹煮,番石榴过敏者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