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塘沽潮汐表最新数据显示,潮汐活动受农历日期、潮型(大潮/小潮/中潮)及气象因素综合影响,每日涨退潮时间与潮高差异显著。 例如4月6日小潮日潮高峰值达321cm,而大潮日如3月15日潮差可达2.3米,赶海需结合实时数据规划。
-
潮汐类型与农历关联
塘沽潮汐分为大潮、小潮、中潮,对应农历初一/十五附近、初八/廿三及过渡期。大潮日(如3月15日)潮差最大,适合赶海;小潮日(如4月6日)潮差平缓,活动风险较低。 -
每日潮时与潮高规律
典型潮汐日呈现两涨两退,如4月2日涨潮时间为04:43-12:00(潮高357cm→53cm)和17:46-次日00:17(370cm→148cm)。退潮期平均持续6-8小时,需警惕低潮位礁石裸露区域。 -
气象因素对潮汐的干扰
台风、寒潮可能导致潮高偏离预测值30cm以上。3月27日中潮日因西北风4级,浪高增至0.47米,实际赶海需结合风速、降水等实时天气数据。 -
基准面与数据来源
潮高以理论深度基准面(平均海面下241cm)为参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提供权威数据。小程序如“潮汐表精灵”可查询分钟级更新,比静态表格更精准。
计划赶海或船运时,优先选用动态更新的官方数据工具,避开农历初二、十七前后的天文大潮极端时段。雨季需额外关注洪水对潮位的叠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