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是兵团在21世纪新建的第一个团场,位于皮山县与墨玉县交界处315国道北侧的阿克兰干地区,西距和田市75公里,是国家“九五”重点项目工程——新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下游的配套建设工程。
二二四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和田地区皮山县与墨玉县交界处的315国道以北区域。南北平均长24.0km,东西平均宽9.2km,土地总面积23475.07公顷(35.21万亩)。其地理坐标为37° 12’14″~~37°24’44″,平均海拔1304-1379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开阔平坦,坡降1-2.5‰,地貌有冲洪积堆积和风积堆积地貌。
该团场地处极度干旱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空气干燥,光热资源充足。夏季炎热,四季分明,温差大,全年浮尘天气较为频繁。太阳总辐射量为5780.87—6341.79MJ/m2,光能利用最佳期6—9月份,光辐射总量达2553.46MJ/m2,占全年42.7%,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610.6h。
二二四团以红枣为主导产业,自2003年3月开始苗木种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自压式节水灌溉示范区、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典范以及和田玉枣生产基地。该团还积极探索发展特色经济,如肉苁蓉等中药材种植,以及蔬菜种子育繁推、集约化育苗等项目,不断拓宽职工群众的增收渠道。
二二四团科教文卫事业稳步发展。坚持“五高、五化”,引用高新节水技术和农业十项主体技术,推广红枣矮密早丰栽培技术、干旱地区造林保活技术等,成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素质教育工程和九年义务教育制逐步推进,教育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不断加强,按标准化医院建设要求,医疗基础设施健全;医疗设备基本到位,可开展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有关的辅助检查,连队建立了卫生室,开展了初级卫生保健和防疫工作,保证了职工群众身心健康。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发展潜力的团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为兵团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