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中国两大回族自治州之一,成立于1956年11月19日,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辖1市7县(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户籍人口超248万,少数民族占比59.2%,是黄河上游多民族交融的璀璨明珠。
地理位置与自然禀赋
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黄河贯穿124公里,拥有刘家峡水库等三大水电站,被誉为“高原明珠”。境内有世界地质公园、恐龙足印化石群及“十项世界之最”的和政古动物化石群,自然与地质资源极为丰富。
历史沿革与文化底蕴
临夏古称河州,是大禹治水源头和马家窑文化核心区,出土“彩陶王”等国宝级文物。自秦汉设县以来,历经州、郡、路等建制变迁,1956年正式确立现行区划,成为回、汉、东乡、保安等42个民族的共同家园。
行政区划特点
州府驻临夏市,下辖123个乡镇、7个街道办,形成“市-县-自治县”三级结构。东乡族和保安族为临夏特有少数民族,积石山县是全国唯一保安族聚居地,凸显民族自治特色。
经济与交通地位
作为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临夏享有“西部旱码头”美誉,全境属兰州1小时经济圈,是甘青川商贸枢纽。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串联143处景区,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临夏区划融合了自然奇观、历史纵深与民族多样性,既是黄河文化的活态博物馆,也是西北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探索临夏,可感受“花儿之乡”的独特魅力与时代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