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兰州以生态修复、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为核心,实现了从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化生态科技之城的跨越式发展。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通过水生态治理、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全民科普教育深化三大抓手,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样本。
生态修复重塑城市底色。兰州将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与生态公园结合,建成水生态科普公园,实现污水净化与休闲功能一体化。通过整治200多平方公里土地,新增10万亩农业用地,林草覆盖率提升16%,形成湿地绿廊与连片农田交织的生态网络。黄河之滨的生态修复工程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成为展示城市绿色发展的“金字招牌”。
科技创新激活产业动能。兰州聚焦航天育种、智慧农业等领域,缩短百合等特色农产品育种周期,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化工园区集聚29个专业产业园,形成从生态修复到产业落地的闭环链条,助力传统工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科技创新要素的注入,使“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产值提升30%,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科普教育浸润城市基因。全市中小学通过地震科普征文、科技创作大赛等活动,将防震减灾知识、自然探索实践融入日常教育。青少年用图文作品解读地球内部结构、垃圾分类原理,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整个社会”的科普辐射效应。博物馆与生态公园成为开放式科普课堂,激发公众对地质演化、生态保护的探索热情。
如今的兰州,正以生态为基、科技为翼、教育为脉,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新格局。这座曾经的西北工业重镇,用5年时间实现了从“治山治水”到“山水赋能”的蜕变,为西部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兰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