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有记录以来的极端最低气温为-32.7℃,出现在1955年1月11日的榆林市。这一低温数据由气象观测站实测记录,至今未被打破,成为陕西气候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地理环境影响:榆林地处陕北高原北部,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影响显著,加之毛乌素沙地地形开阔,冷空气长驱直入,导致气温骤降。1955年1月的强寒潮过程中,榆林连续多日低温,最终在11日达到历史极值。
低温特征分析:此次极端低温与持续性强冷空气堆积有关。气象数据显示,当月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低5-8℃,陕北多地出现-30℃以下低温,榆林因地理位置成为“冷中心”。低温伴随大风,体感温度更低,对当地农业、交通造成严重影响。
历史对比:近70年来,陕西仅2016年1月和2021年1月出现过接近-30℃的低温(分别为-29.7℃和-28.5℃),但均未超越1955年纪录。气候变暖背景下,此类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率降低,但全球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仍可能导致异常天气重现。
陕西冬季防寒需重点关注陕北地区,尤其是寒潮预警发布时,需防范极低温对设施农业、能源供应及人体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