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三候是中国古代对谷雨节气物候现象的总结,分为“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浮萍生长、布谷鸟鸣叫、戴胜鸟栖桑的自然现象,蕴含农耕时令与生态智慧。
-
萍始生
谷雨后降雨增多,河塘水位上涨,浮萍开始生长。这一现象标志着水生作物(如水稻)的种植时机到来,提醒人们顺应雨水充沛的气候特点开展农事。 -
鸣鸠拂其羽
布谷鸟(鸣鸠)梳理羽毛并频繁鸣叫,其“布谷”声被视为播种的信号。此时气温回升,春耕进入关键期,古人通过鸟鸣感知季节变迁,安排谷物种植。 -
戴胜降于桑
戴胜鸟栖息于桑树,预示蚕事将始。桑树与蚕桑文化密切相关,这一现象既反映生态链的关联,也提示人们准备养蚕,体现古代农桑并重的生产智慧。
谷雨三候以自然为历法,将气候、物候与农事紧密结合,展现了古人观察自然的细腻与实用智慧,至今仍具科普与文化传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