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的简称是“黔”或“贵”,而不是“qin”。以下是对贵州简称由来的详细解释:
“黔”的由来
- “黔”这个简称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黔中地,贵州沿河到榕江一线以东,在战国时期是楚国的黔中地,秦朝统一后在那里设立黔中郡,唐朝贞观年间设立的黔州都督府,和黔中道。
- 唐代的黔中道虽然已经涵盖了大部分现今贵州的区域,但是由于其治所还在重庆彭水,所以很多学者们认为此“黔”还不能代表贵州。直到明永乐十一年(1413)设置贵州布政司,才以“黔”为贵州别称。
“贵”的由来
- 相比“黔”,“贵”的由来就清晰多了,与贵阳有着直接的关系。宋太祖开宝七年(974),西南部落首领普贵入京朝贡,宋太祖特赐《敕普贵书》,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服”一句,此处的“贵州”即在今天的贵阳。
- 除了元代改称顺元之外,贵阳在宋朝以及明前期的名字都叫“贵州”。这么说来,实际是先有省会,再有全省。
在正式场合或需要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建议使用“黔”或“贵”来指代贵州省,以避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