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候及对应节气
七十二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候历,它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全年共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包含三个物候现象,称为"候应",这些现象包括植物的生长周期、动物的活动规律以及自然现象的变化等,反映了一年中物候和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春季的七十二候
立春
- 初候:东风解冻,表示春天的到来,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 二候:蛰虫始振,冬眠的小虫开始苏醒。
- 三候:鱼陟负冰,鱼儿开始游动,背负着未融化的冰块。
雨水
- 初候:獭祭鱼,水獭开始捕鱼,并将鱼排列在岸边,仿佛在进行祭拜仪式。
- 二候:鸿雁来,候鸟雁从南方飞回北方。
- 三候:草木萌动,草木开始发芽生长。
惊蛰
- 初候:桃始华,桃花开始盛开。
- 二候:仓庚鸣,黄鹂鸟开始鸣叫。
- 三候:鹰化为鸠,古人认为鹰飞回北方繁殖,而斑鸠出现,误以为鹰变化为鸠。
春分
- 初候:玄鸟至,燕子飞回,开始筑巢。
- 二候:雷乃发声,开始有雷声。
- 三候:始电,开始有闪电。
清明
- 初候:桐始华,桐花开始盛开。
- 二候:田鼠化为鴽,田鼠回洞避暑,鴽鸟开始活跃。
- 三候:虹始见,开始出现彩虹。
谷雨
- 初候:萍始生,浮萍开始繁殖。
- 二候:鸣鸠拂其羽,鸣鸠鸟开始活跃,梳理羽毛。
- 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鸟飞到桑树上。
夏季的七十二候
立夏
- 初候:蝼蝈鸣,蝼蝈开始鸣叫。
- 二候:蚯蚓出,蚯蚓开始出现。
- 三候:王瓜生,王瓜开始生长。
小满
- 初候:苦菜秀,苦菜开始开花。
- 二候:靡草死,靡草开始枯死。
- 三候:麦秋至,麦子成熟。
芒种
- 初候:螳螂生,螳螂开始孵化。
- 二候:鸡始鸣,鸡开始鸣叫。
- 三候:反舌无声,反舌鸟停止鸣叫。
夏至
- 初候:鹿角解,鹿角开始脱落。
- 二候:蜩始鸣,蝉开始鸣叫。
- 三候:半夏生,半夏草开始生长。
小暑
- 初候:温风至,温暖的风开始吹拂。
- 二候:蟋蟀居壁,蟋蟀开始躲在墙壁下。
- 三候:鹰始挚,鹰开始捕食。
大暑
- 初候:腐草为萤,腐草中生出萤火虫。
- 二候:土润溽暑,土地湿润,暑气蒸人。
- 三候:大雨时行,时常有大雨。
秋季的七十二候
立秋
- 初候:凉风至,开始有凉爽的风。
- 二候:白露降,开始有白露。
- 三候:寒蝉鸣,寒蝉开始鸣叫。
处暑
- 初候:鹰乃祭鸟,鹰开始捕捉小鸟。
- 二候:天地始肃,天地间开始有肃杀之气。
- 三候:禾乃登,谷物开始成熟。
白露
- 初候:鸿雁来,鸿雁开始南飞。
- 二候:玄鸟归,燕子开始归巢。
- 三候:群鸟养羞,群鸟开始储存食物。
秋分
- 初候:雷始收声,雷声开始减少。
- 二候:蛰虫坯户,蛰虫开始准备冬眠。
- 三候:水始涸,水开始干涸。
寒露
- 初候:鸿雁来宾,鸿雁开始成群南飞。
-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古人认为雀鸟入水变为蛤。
- 三候:菊有黄华,菊花开始开放。
霜降
- 初候:豺乃祭兽,豺开始捕捉小兽。
- 二候:草木黄落,草木开始枯黄落叶。
- 三候:蛰虫咸俯,蛰虫开始冬眠。
冬季的七十二候
立冬
- 初候:水始冰,水开始结冰。
- 二候:地始冻,大地开始冻结。
-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古人认为雉鸟入水变为蜃。
小雪
- 初候:虹藏不见,彩虹不再出现。
- 二候: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 三候:闭塞而成冬,天地间闭塞,形成冬天。
大雪
- 初候:鸮旦不鸣,寒号鸟不再鸣叫。
- 二候:虎始交,虎开始交配。
- 三候:荔挺出,荔挺草开始生长。
冬至
- 初候:蚯蚓结,蚯蚓开始蜷缩。
- 二候:麋角解,麋鹿角开始脱落。
- 三候:水泉动,水泉开始流动。
小寒
- 初候:雁北乡,大雁开始北飞。
- 二候:鹊始巢,喜鹊开始筑巢。
- 三候:雉始雊,雉鸟开始鸣叫。
大寒
- 初候:鸡始乳,鸡开始产蛋。
- 二候:鸷鸟厉疾,猛禽开始捕食。
- 三候:水泽腹坚,水泽开始结冰。
七十二候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物候历,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的敬畏。它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