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温补四大家是指在清代及之前,对温补理论及临床实践有突出贡献的四位医家。他们分别是:
-
朱震亨(1751-1834)
字心圃,号震亨,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年的医学家,被尊为温病学的开创者之一。他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强调滋阴降火,代表作《温病条辨》系统阐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和治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
吴鞠通(1761-1833)
字叔明,号鲁鞠山人,清代著名医学家。他继承朱震亨理论,创立了“三焦辨证”体系,并著有《温病条辨后编》,强调辨证施治与个体化治疗,推荐安宫牛黄丸等经典方剂。
-
张介宾(1518-1593)
字景岳,号岳阳子,明代医学家,创立了“阳虚论”,主张补益阳气,著有《景岳全书》,对后世温补学说有重要影响。
-
赵献可(1517-1598)
字伯阳,号松龄,明代医学家,著有《素问直解》,强调阴阳平衡,其理论为温补学说奠定基础。
补充说明
-
温补学派与温病学派不同,前者侧重理论体系(如朱震亨、张介宾),后者以临床实践为主(如吴鞠通、叶天士)。
-
叶天士、薛雪、吴瑭虽为温病学四大家成员,但不属于温补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