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 (L.) DC.)是菊科菊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
白子菜茎木质,带有紫色,表面有白色较短柔毛,晒干后具条棱;叶片质地较厚,几乎无叶柄,呈卵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上面绿色,下面带紫色,常常集中的生长于茎的下部;花全部为管状,金黄色,小花橙黄色,有香气;瘦果圆柱形,成熟时为褐色,表面有线条且具微小绒毛。花果期8-10月。
产地生境
白子菜原产于新加坡,分布于越南北部,在中国分布于广东、海南等地区,多生长于山坡草地、荒坡和农舍附近的田边地角潮湿处,喜潮湿环境。主要采集季节为夏秋两季,晒干后备用。
主要价值
-
食用价值:白子菜具有普通蔬菜所富含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类、纤维素类、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绿色食物。白子菜嫩茎叶还富含黄酮类、多糖、生物碱等活性成分。
-
药用价值:白子菜性辛、淡,以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舒筋接骨、凉血止血、降“三高”、防癌、抗氧化、抗诱变、抗炎、抗菌等功效。广西民间常食用野菜白子菜用于防治高血压、髙血脂症及癌症等,被称为“神仙草”;而福建民间常以其嫩莲叶泡茶来治疗糖尿病。
白子菜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在食用和药用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在食用时也需要注意适量和个人体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