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地区,冬至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和食用红桃粿、鼠曲粿、菜头粿这三种传统粿品,它们不仅是节日美食,更承载着祈福纳吉的民俗寓意。红桃粿象征长寿吉祥,鼠曲粿寓意驱邪避灾,菜头粿则代表“好彩头”,展现了潮汕人“时令做时粿”的饮食智慧。
1. 红桃粿——吉祥长寿的“粿中主角”
用糯米粉包裹绿豆沙或糯米饭馅,桃形模具压出轮廓,粿皮加入红曲米染成喜庆红色。蒸熟后油煎至外脆内软,冬至祭祖必选,寓意“红运当头”。
2. 鼠曲粿——药草清香驱寒湿
以野生鼠曲草榨汁和米浆制粿皮,内馅常用花生芝麻糖或芋泥。青绿色表皮带有草本清香,潮汕人认为其能祛除冬令湿气,冬至食用可防病强身。
3. 菜头粿——咸甜兼备的“冬日彩头”
白萝卜丝与粘米粉蒸制成糕,切片煎至金黄,蘸鱼露或糖粉食用。“菜头”谐音“彩头”,象征新年好运,既是家常点心也是祭神供品。
冬至做粿、吃粿的习俗,凝聚着潮汕人对自然节律的敬畏与家族团聚的温情。如今这些粿品已突破季节限制,但冬至现做的粿依然被认为最具“时令灵气”,成为联结潮汕游子与故乡的味道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