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的丧事规矩以火葬为主、集中治丧、公墓安葬为核心,结合现代殡葬改革与地方传统习俗,形成了一套规范且兼具人文关怀的体系。关键亮点包括:全域火化(主城区强制火葬)、惠民政策(四项或六项免费服务)、生态安葬倡导(壁葬、树葬等),以及严格禁止封建迷信活动(如焚烧祭品、占道治丧)。以下是具体内容:
-
火葬与集中治丧
十堰主城区(茅箭区、张湾区、十堰经开区)全域实行火葬,遗体须在殡仪馆火化,禁止土葬或异地转运。城镇居民需在殡仪服务中心集中治丧,乡村居民可选择红白理事会,严禁私设灵堂或占道停尸。特殊困难群体(如低保对象)享有遗体接运、火化等多项免费服务。 -
公墓安葬与生态节地
骨灰必须安葬于公墓,禁止散埋乱葬。政府推广壁葬、树葬等节地生态方式,符合条件者可免墓穴费用。市级公墓设普惠墓区,对优抚对象、特困人员等提供优惠或免费安葬。 -
移风易俗与规范管理
禁止生产销售土葬用品和封建迷信丧葬用品,严禁在公共场所焚烧祭品。党员干部需带头文明治丧,倡导节俭、低碳祭扫。殡葬服务机构须明码标价,接受社会监督。 -
传统习俗的简化与保留
部分乡村仍保留“报庙”“入殓”等旧俗,如夜间入殓时的“开光”“剪富”仪式,但整体流程已简化。现代丧葬更注重对逝者的环保安葬与家属的情感慰藉,如“送盘缠”改用纸汽车象征黄泉路交通工具。
当前十堰丧葬规矩兼顾政策规范与文化传承,既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又尊重民众情感需求。建议家属提前了解惠民政策,选择合规治丧方式,避免因违规面临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