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我国通过一系列民生“小事”切实提升了百姓生活品质,重点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推广、普惠性幼儿园扩容**等举措,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民。
-
老旧小区改造
针对基础设施老化的住宅区,政府投入资金加装电梯、修缮管网、增建停车位,惠及数千万居民,尤其改善了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环境。 -
厕所革命
从城市到农村,新建和改造公厕超30万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显著提高,有效解决了公共卫生短板,提升了城乡文明水平。 -
垃圾分类全覆盖
46个重点城市率先实施垃圾分类,通过立法和社区宣传引导居民养成习惯,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
普惠性学前教育普及
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超400万个,缓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推动教育公平向早期教育延伸。
这些“小事”看似细微,却串联起民生福祉的全面提升,成为“十三五”期间社会发展的温暖注脚。未来仍需持续优化细节,让政策红利更深更广地渗透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