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比冬至早,两者相隔约45天。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而冬至是冬季的中间点,也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
时间差异:立冬通常在每年11月7日或8日,冬至则在12月21日或22日。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冬至则是第四个,两者间隔约一个半月。
-
气候意义:立冬时气温开始明显下降,北方可能迎来初雪;冬至时进入“数九寒天”,是一年中最冷的阶段之一,但实际寒冷高峰往往在冬至后的小寒、大寒。
-
传统习俗:立冬讲究“补冬”,南方吃鸡鸭、北方吃饺子;冬至则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部分地区还会祭祖。
-
自然现象:立冬后日照持续缩短,冬至达到白昼最短,之后逐渐变长,因此冬至也被视为“阳气初生”的转折点。
立冬和冬至虽同属冬季节气,但一个开启寒冬,一个预示回暖。关注这两个节点,能更好地理解季节变化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