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秋是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工学博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深耕采矿工程研究与高等教育管理40余年,以“岩层运动理论”创新推动煤矿安全技术发展,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培养大批矿业人才,是兼具学术权威与行业影响力的科技领军者。
-
学术成就与技术创新
王春秋创立并完善了“以岩层运动为中心的实用矿山压力理论”体系,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研发的轻型半卸组合式支架、DAX金属柱鞋等成果转化经济效益超千万元。其专著《实用矿山压力控制》获全国高校教材优秀奖,8项专利和90余篇论文奠定了行业技术标杆地位。 -
教育管理与高校改革
任山东科技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期间,推动学科建设与科研产出双提升,实现该校国家发明奖零突破。他主导产业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竞争上岗机制显著提升校办企业效益,并牵头完成“矿山压力系列课程教学体系”,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科协领导与社会服务
2013年任职山东省科协后,强化党建引领,组织千场科技宣讲活动,搭建“开放创新”学习平台,推动科技馆建设与高端人才研修。2020年牵头中国科协与山东省政府合作项目,促成10余个科技服务团落地,加速区域产学研融合。 -
荣誉与行业贡献
28岁获“全国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32岁破格晋升教授,38岁当选俄罗斯外籍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事迹载入《中华泰山儿女》,被誉为“至诚为公的科技拓荒者”。
王春秋的职业生涯诠释了“科技报国”的实干精神,其跨界的学术、教育、管理经验为山东省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多维支撑。关注其理论成果的产业转化路径,或可挖掘更多技术升级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