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4月19日至21日之间。这一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增多,是春耕春种的关键时期,也是自然生态活跃的阶段。古人在谷雨时节有丰富的习俗活动,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一、自然与农耕相关习俗
-
祭仓颉
谷雨与仓颉造字传说关联,自汉代起便有祭仓颉的习俗。传说仓颉造字后,天降“谷子雨”以报功,故以节气命名,并在谷雨时祭祀以祈求文字传承与丰收。
-
禁杀五毒
谷雨后气温回升,病虫害开始活跃。古人通过张贴“禁蝎咒”、悬挂艾草等方式驱邪避害,同时进行田间除虫,保障农作物生长。
-
农事活动
此时正是播种移栽的关键时期,农人会进行撒谷插秧、种瓜点豆等农事操作,祈求五谷丰登。
二、生活与健康习俗
-
走谷雨
古代青年妇女会走村串亲或到野外踏青,寓意与自然融合、强身健体。现代则演变为家庭户外活动,感受春日美好。
-
摘茶习俗
南方地区有在谷雨时节采摘新茶的传统,认为此时采制的茶可清火、明目,兼具保健作用。
-
祭海(渔民习俗)
北方沿海地区渔民会在谷雨举行祭海仪式,向海神祈求出海平安、鱼虾丰收,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三、文化与审美习俗
-
赏牡丹
谷雨前后牡丹盛开,被称为“谷雨花”或“富贵花”。古代文人雅士会以赏牡丹为雅趣,园林中常布置牡丹景观。
-
饮茶与食俗
谷雨茶(雨前茶)因清新口感被赋予保健寓意,民间有饮茶习俗。部分地区还会食用春笋、草莓等时令食材,并制作谷雨糕等特色食品。
四、其他特色习俗
-
洒雄黄 :部分地区用雄黄驱虫,或制成药酒饮用,体现古人对疾病预防的智慧。
-
大扫除 :配合节气更替进行家庭清洁,同时摆放艾草驱邪。
这些习俗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既有农耕文明的实践,也蕴含着哲学思想与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