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和威海冬季降雪频繁且降雪量大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海洋调节作用
-
海陆热力差异
烟台、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端,东临渤海和黄海,受海洋调节显著。冬季海洋温度变化滞后于陆地,当冷空气南下时,海洋仍保持相对温暖湿润,为降雪提供充足的水汽来源。
-
冷流效应
海洋热容量大,冬季海表温度下降较慢。当冷空气南下经过温暖的海面时,暖湿空气受热上升,形成对流性降雪。这种现象类似于“大湖效应”,加剧了降雪强度和局地性。
二、地形因素影响
-
丘陵山地抬升作用
烟台、威海北部为丘陵地形,市区多位于迎风坡。冷空气携带着暖湿气流抵达时,受地形阻挡被迫抬升,冷却凝结形成降雪,且迎风坡效应增强降雪量。
-
海陆交界地形
山东半岛东端是海陆交界地带,丘陵与海洋共同作用。冷空气南下时,海陆温差导致空气对流增强,形成“列车效应”,使降雪更具局地性和强度。
三、气象条件叠加
-
西北季风影响
冬季受西北季风主导,冷空气频繁南下。当冷空气与海洋暖湿气流交汇时,易引发降雪天气。
-
极端天气事件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极端降雪事件增多。强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的叠加,可能引发大范围降雪甚至暴雪。
总结 :烟台、威海冬季降雪是海洋调节、地形抬升与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使其成为山东半岛乃至全国降雪量较大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