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农谚,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事活动和气候特点。这句谚语包含了两个部分,分别描述了芒种和夏至时节的农事活动和气候特征。
芒种开了铲
- 含义: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 农事活动:在芒种时节,农民们开始忙碌于田间劳作,进行插秧、收割等农事活动,因此有“芒种开了铲”的说法,表示大家纷纷走出家门,投入到紧张的农忙之中。
夏至不拿棉
- 含义: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标志着盛夏的正式开始。在北方地区,夏至之后天气虽然逐渐变热,但通常还没有达到最炎热的程度,因此不再需要穿棉袄进行农活。
- 气候特点:夏至时节,太阳直射点达到北回归线,白昼时间最长,但气温并没有达到最高峰,仍然有阴雨天较多的情况,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这句谚语不仅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事活动规律,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气候的深刻理解和适应。通过这句谚语,我们可以感受到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对丰收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