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标志着暑气渐消、秋意渐浓,农事活动进入关键阶段。处暑的农事活动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主要农事活动
-
收获作物
-
水稻和小麦进入成熟期,需及时收割并彻底晾干,防止淋雨导致霉变。
-
其他作物如葡萄、桃子、西瓜等水果也在此时成熟,需注意采摘时机和品质。
-
-
种植秋收作物
- 种植豆类(如黄豆、绿豆)、玉米、甜菜等秋收作物,需留足种植间距并选择适宜品种。
-
田间管理
-
对早稻进行施肥、除草等管理,促进分蘖和穗粒发育。
-
晚稻需控制灌浆期水分,避免倒伏;棉花需整枝打杈、防治烂铃。
-
-
晾晒与储存
- 晒谷子、葡萄干、核桃等需在晴天充分晾晒,确保品质。
二、农事谚语与俗语
-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 :反映雨对稻谷生长的关键作用。
-
"处暑禾田连夜变" :形容庄稼成熟速度加快。
-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 :传统习俗,处暑吃鸭子滋补身体。
三、其他相关活动
-
祭祀与民俗
-
部分地区举行"七月半"(中元节)祭祀活动,用新稻米祭祖,感谢丰收。
-
放河灯、祭土地公等习俗,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
-
收获后处理
- 将农作物晾晒后储存,或加工成干果(如葡萄干、核桃)。
四、注意事项
-
天气应对 :处暑后昼夜温差增大,需防范霜冻对早稻的影响。
-
病虫害防治 :及时监测田间病虫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通过以上活动,农民们抓住节气变化,确保农作物顺利过渡到秋季生长周期,同时传承丰富的农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