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标志着盛夏正式来临,气温显著升高,雷雨天气增多,农作物进入快速生长期。
-
气候特点:小暑时节,太阳直射点北移,日照时间延长,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高温模式,南方地区开始出现伏旱,北方则多雷阵雨,空气湿度增大,体感闷热。
-
农事活动:此时早稻进入灌浆期,需加强田间管理;北方夏玉米、棉花等作物生长旺盛,需注意防旱排涝;江南地区开始采摘早熟水果,如杨梅、荔枝等。
-
养生习俗:民间有“小暑吃藕”“晒伏”等习俗,认为莲藕清热解暑,晒衣被可防霉驱虫。饮食宜清淡,多吃绿豆、冬瓜等消暑食物,避免长时间暴晒,预防中暑。
-
文化寓意:小暑承载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提醒人们顺应天时,调整作息。诗词中常以“暑气蒸人”“蝉鸣聒耳”描绘小暑景象,体现炎夏的生机与躁动。
小暑是夏季的重要节点,既要防暑降温,也需把握农时,适应高温多雨的天气变化,为接下来的大暑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