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春雪属于什么茶

绿茶

滁州春雪茶属于绿茶类茶叶,具体分析如下:

一、茶类归属

  1. 基本分类

    滁州春雪茶明确被归类为绿茶,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

  2. 产地特征

    产自安徽省滁州市山区,该地区以产茶著称,春雪茶是当地传统名茶。

二、品质与特点

  1. 外观特征

    茶叶细嫩,芽头肥壮,满披金毫,汤色翠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2. 香气与口感

    香气清新高长,带有花香味(如滁菊香),滋味鲜爽甘甜,具有独特的地域风味。

  3. 制作工艺

    采用精细采摘和传统工艺制作,保留了茶叶的自然香气和营养成分。

三、价格参考

  • 市场价 :2019年滁州春雪茶礼盒装价格约为 500-800元 ,散装价格约 150-300元/斤

  • 影响因素 :价格受品质等级、包装规格及销售渠道影响,建议购买时认准正规品牌。

四、与其他茶类的区别

  • 与龙毫茶的区别 :龙毫茶产自福建福鼎,以芽叶细嫩、毫毛丰富为特征,而春雪茶产自安徽滁州,以芽头肥壮、香气高长见长。

  • 与西涧春雪的区别 :西涧春雪是滁州市南谯区新创名茶,产自琅琊山、皇甫山,品质特征包括芽叶抱合、汤色清澈,与春雪茶同属绿茶但产地不同。

滁州春雪茶是安徽滁州特产的优质绿茶,兼具独特的口感、香气和地域文化价值。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养肝日是几月几号

3月18日 全国爱肝日是 每年3月18日 ,具体信息如下: 固定日期 全国爱肝日固定为每年3月18日,旨在通过集中宣传提高公众对肝脏健康和肝病预防的认知。 2025年主题 2025年3月18日是第24个全国爱肝日,主题为“早防早治,远离肝硬化”。 设立背景 该节日源于我国肝炎肝病发病率上升的严峻形势,通过科普宣传、规范诊疗等措施,推动全民参与肝病预防。 肝脏功能与养护 肝脏作为人体“化工厂”

健康知识 2025-04-11

爱肝日是哪年提出的

2002年 全国爱肝日最早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田庚善教授和山东省临沂市肝胆病医院院长徐向田教授于 2002年12月20日 联合向全国人大、卫生部等16个部门提出设立建议。该建议旨在通过集中宣传提高公众对肝炎、肝病的认知,降低发病率,保障人民健康

健康知识 2025-04-11

全国养肝日是哪一天

世界养肝日实际上是指的全国爱肝日 ,其日期定在每年的3月18日 。全国爱肝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公众对肝脏健康的关注,普及肝病防治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自2001年起,全国各地有关机构、医院、学校每年在这一天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爱肝科普公益宣传活动

健康知识 2025-04-11

全国爱肝日是什么时候

​​全国爱肝日是每年的3月18日​ ​,这一日期自2001年由卫生部发起设立,旨在通过集中社会力量开展肝炎肝病科普宣传,提升全民护肝意识。2025年的主题为“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凸显了防治肝病的科学方向与紧迫性。 ​​设立背景与意义​ ​ 随着乙肝、丙肝等肝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全国爱肝日应运而生。通过专家倡议、公众签名等多方推动,最终选定3月18日作为固定日期,因其前后无重大节日干扰

健康知识 2025-04-11

鲜满多食品怎么样

较好 鲜满多食品品牌成立于2007年,隶属于北京鲜满多食品有限公司,主要销售肉制品。该品牌以优质、齐全的商品系列、实惠的价格和强大的售后占领市场,为顾客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其产品质量可靠稳定,经过省、市质量抽检全部合格,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具体来看,鲜满多的产品包括酱卤、甜辣系列鸡、鸭、鹌鹑蛋等,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品牌自创立至今,一直在努力提升,力求成为行业中的顶尖品牌

健康知识 2025-04-11

保肝护肝日是几月几号

全国爱肝日(即保肝护肝日)的日期为 每年3月18日 ,具体信息如下: 设立背景 该活动由卫生部发起,旨在提高全民爱肝护肝意识,推动肝病防治工作。中国作为“肝病大国”,肝炎等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需要通过科普宣传加强公众防护。 活动意义 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如讲座、义诊、媒体宣传等),普及肝炎预防、早期筛查及健康生活方式知识,降低肝病发病率,保护人民健康。 相关说明 国际护肝日是3月8日

健康知识 2025-04-11

全国养肝日是几月几号

全国爱肝日的时间安排如下: 固定日期 全国爱肝日固定为 每年3月18日 ,自2001年起持续举办,至今已累计举办15次。 主题与意义 每年设定不同主题,例如2025年主题为“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旨在提升公众对肝病防治的认知,强调科学预防与医疗干预的结合。春季(3月)因肝脏功能活跃,被特别强调为养肝护肝的关键时期。 相关活动 全国各地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包括健康讲座、义诊、筛查推广等

健康知识 2025-04-11

日中一食的标准时间

日中一食,又称过午不食,是佛教中出家人的一种饮食方式,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早餐时间 :早晨不进食。 午餐时间 :中午十一点到十二点之间进食。 晚餐时间 :晚间不进食。 需要注意的是,日中一食是佛教修行者的饮食方式,其具体时间表可能因个人信仰和修行习惯而有所不同。日中一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对于普通人群来说,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进食时间更为重要。在尝试任何饮食方式之前

健康知识 2025-04-11

日中一食的福报

日中一食的福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综合佛教经典与现代科学角度的分析如下: 一、生理健康层面 延长寿命 佛教经典《大云密藏经》等记载,日中一食可获"六十万岁自然之粮"的福报,而《杂譬喻经》也提到类似说法。现代研究认为,少食多餐有助于降低代谢负担,可能间接延长寿命。 改善身体状态 实践者反馈,日中一食可减少肠胃负担,降低患病风险,具体表现为身体轻便、少气、睡眠质量提升等。 促进消化吸收

健康知识 2025-04-11

日中一般是几点

“日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以下是两种常见的解释: 中国传统时间划分中的“日中” : 在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制度中,“日中”对应的是午时,即每天的11点到13点。这段时间太阳位于天空的最高点,阳气最旺盛,阴气逐渐增加。 日本时间中的“日中” : 在日本,日中通常指的是正午,即12点。日本的标准时间是东九区时间(UTC+9),比中国的东八区时间(UTC+8)早1小时。当中国是中午12点时

健康知识 2025-04-11

一天一顿饭坚持一年

关于“一天一顿饭坚持一年”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综合相关医学建议和营养学知识,分析如下: 一、可行性分析 热量摄入与消耗平衡 人体健康主要取决于热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而非进食频率。一天三餐是长期进化形成的生理结构,但并不意味着必须严格遵循。减少餐次(如一天一顿)在热量控制严格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需注意总热量摄入量。 短期适应可能性 对于习惯三餐的人群,突然减少餐次可能导致代谢下降

健康知识 2025-04-11

2025年景怎么样几龙治水

局部干旱,年景复杂 关于2025年“七龙治水”的年景预测,综合民间传说、干支历法及气象局信息分析如下: 一、核心预测依据 “七龙治水”的含义 根据干支历法,2025年正月初七(辰日)为首个辰日,因此称为“七龙治水”。民间传说中,龙的数量与降雨量成反比,七龙治水预示雨水偏少,可能引发局部干旱。 “四牛耕田”的寓意 正月初四(丑日)为首个丑日,对应“四牛耕田”。此说法认为牛的数量反映土地肥沃程度

健康知识 2025-04-11

每天只吃一顿饭的最佳时间

每天只吃一顿饭的最佳时间需要根据个人生活习惯、生理需求和健康目标综合判断,但结合科学建议,中午12点左右是较理想的选择,主要原因如下: 一、生理节律与代谢特点 中午12点的优势 多项研究表明,中午12点左右是人体血糖水平较低但食欲最旺盛的时段,此时进食有助于补充能量并促进营养吸收。此时胃排空和血糖生成高峰(餐后2-3小时)与大脑对葡萄糖的需求高峰(约150克/天)相契合

健康知识 2025-04-11

每天就吃一顿饭为什么不掉秤

‌每天只吃一顿饭却不掉秤,主要原因是身体进入"饥荒模式"导致代谢下降、肌肉流失和脂肪囤积。 ‌ 关键问题在于:①极端节食触发自我保护机制 ②热量摄入过低反而抑制燃脂 ③营养不良影响激素平衡 ④单次暴食造成血糖波动 ⑤基础代谢率持续降低。 ‌代谢保护机制启动 ‌ 当每日热量摄入长期低于1200大卡时,人体会判定处于饥荒状态,自动降低30%-40%的基础代谢率。此时身体优先分解肌肉而非脂肪

健康知识 2025-04-11

一天只吃一顿饭坚持30天

​​一天只吃一顿饭坚持30天可能带来体重下降(约6-10斤),但存在健康风险且效果因人而异。​ ​这种极端饮食方式可能引发胆结石、胃炎、营养不良等问题,而科学建议采用均衡饮食结合运动的健康减重方式。 ​​1. 短期减重效果与个体差异​ ​ 热量缺口是减重的核心原理,一天一餐可能因摄入大幅减少导致体重下降,但具体效果受基础代谢、运动量及食物选择影响。例如,若单餐摄入高热量食物,减重效果可能抵消。

健康知识 2025-04-11

为什么不提高粮食价格

不提高粮食价格的原因涉及国家战略、经济稳定、民生保障等多方面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一、国家战略与粮食安全 保障国内粮食供应 我国通过大数据和宏观调控手段,精准把控粮食库存和流通,确保在复杂国际形势下仍能实现“把饭碗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的战略目标。粮食价格稳定有助于维护国内粮食安全,避免因价格波动引发饥荒风险。 稳定产业链与贸易平衡 若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可能刺激进口增加

健康知识 2025-04-11

什么人吃供应粮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实行了城乡粮食供应制度,主要分为以下两类人群: 一、城市非农业人口(城镇职工) 基本供应对象 城市非农业人口(即城市户口持有者)通过国家统一分配获得商品粮供应,包括成品粮(如面粉、大米)和副食票(如豆腐票、肉票、菜票)。 定量标准 :根据年龄和工种不同,每月定量在27.5-59斤之间。例如,未就业或学生每月约28-31斤,产业工人可达45斤以上。 特殊群体福利

健康知识 2025-04-11

为什么粮食价格这么低

中国粮食价格长期较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全球化采购策略 自2019年加入WTO后,中国通过大规模进口粮食(如美国、巴西等国的低成本农产品),有效缓解了国内粮食供应压力,压低了国内市场价格。 国际补贴与贸易政策 主要粮食出口国(如美国)通过农业补贴维持低价出口,形成价格竞争压力,导致国内粮价难以大幅上涨。 二、国内供需矛盾突出 供应端

健康知识 2025-04-11

中国为啥大量进口粮食

中国大量进口粮食的核心原因是​​结构性需求与资源优化​ ​,而非总量不足。​​国内口粮(水稻、小麦)自给率超95%​ ​,但饲料粮(如玉米、大豆)和工业用粮存在缺口,需通过进口调剂。​​消费升级推动优质粮需求增长​ ​,而国际粮价优势进一步刺激进口。 ​​结构性矛盾突出​ ​:国内玉米、大豆自给率不足,尤其大豆对外依存度超80%。养殖业和深加工需求激增,导致玉米产需缺口扩大,需进口平衡。

健康知识 2025-04-11

粮食为什么降价了

粮食价格下降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国际因素 国际低价粮输入 近年来,国际粮食产量因技术进步和气候条件改善显著提升,部分国家通过政府补贴维持低廉出口价。我国为平衡市场供应,持续进口低价粮食,对国内粮价形成下行压力。 全球粮食库存增加 主要粮食生产国丰收导致全球库存激增,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使粮食进出口更加顺畅,进一步压低国内市场价格。 二、国内因素 城镇化与农业转移

健康知识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