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记载
牡丹被称为“鼠姑”的名称来源于《神农本草经》的记载。根据现有资料,具体分析如下:
-
文献依据
《神农本草经》是最早记载牡丹的典籍,其中明确提到牡丹“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这一记载为牡丹的别称提供了直接证据。
-
名称由来
-
“鹿韭” :牡丹的叶片形状与鹿食用的野韭相似,因此得名。
-
“鼠姑” :关于这一名称的由来,存在两种说法:
-
可能与牡丹的某些特征(如生长环境或形态)与鼠类活动相关联;
-
另有观点认为可能是音讹或混淆,将“鼠妇”(一种动物)的别称误写为“鼠姑”。
-
-
-
历史演变
-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秦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中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 后续的《本草纲目》等医书虽也使用“鼠姑”一词,但未对名称含义进行解释。
-
常见误区
- 有人误将“鼠姑”与朱砂根(也称“鼠姑”)混淆,但根据《证类本草》等权威文献,朱砂根与牡丹分属不同科属,名称误用属于常见错误。
牡丹被称为“鼠姑”主要源于《神农本草经》的记载,而具体含义尚无定论,可能与植物特征或音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