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计划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是江苏省政府实施的一项系统性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通过分层选拔和重点培养,构建覆盖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高层次人才梯队,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该计划自1997年启动以来,已连续实施多期,进入2021年已启动第六期。
一、培养目标与分类
-
国家级人才
选拔约30名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的人才,重点培养成为国家级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理论家。
-
省级优秀人才
筛选约300名在各自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专家,重点培养成为省级优秀人才。
-
市级优秀人才
培养约3000名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中青年专家。
二、选拔标准与对象
-
基本条件 :从事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年龄一般要求50周岁以下。
-
其他要求 :需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学术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部分项目要求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或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
三、实施路径与成效
-
分层培养体系
通过“3个一流(国家级、省级、市级专家)”“3个支撑(创新、产业、人才体系)”“3个基地(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现代服务业)”的架构,系统推进人才培养。
-
成果转化与支撑作用
重点资助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产业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
-
历史成效
截至2024年,累计培养中青年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万多名,79人当选“两院”院士、18人获发达国家院士称号。
四、最新动态
2025年3月,苏银金租等企业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体现了该计划在产业创新领域对高端人才的重视。2025年4月,邗江等地成功入选9人,涵盖智能装备、新材料等前沿领域。
该计划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已成为江苏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