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清名桥多少年了

无锡清名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距今已有 400多年历史 。以下是具体信息梳理:

  1. 历史沿革

    • 初建于明万历年间,是无锡“寄畅园”主人秦燿两兄弟(太清、太宁)捐资建造的。

    • 清康熙八年(1669年)由无锡县令吴兴祚重建。

    • 道光年间因避讳道光帝名“旻宁”改称“清名桥”,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战火,同治八年(1869年)由乡绅集资重建。

  2. 文化意义

    • 清名桥是无锡古运河文化的象征,与《清明上河图》并称“江南水乡双璧”。

    • 桥身保留清代石碑,记载了两次重建历史,是研究无锡城市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3. 现状与保护

    • 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无锡市列为历史街区。

    • 桥体结构完好,栏石无缺,是无锡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桥梁建筑。

清名桥见证了无锡古运河的兴衰变迁,成为无锡文化的重要标志。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清明节节的来历和意义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兼具自然节气与人文精神双重内涵,其来历和意义可归纳如下: 一、清明节的来历 节气属性 清明最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位于春分后第15天,此时气温回升、雨量增多,适宜春耕春种,故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文化融合 清明与寒食节原本为两个独立节日,后因时间接近合并。寒食节源于禁火祭祖,至唐代成为清明别称,寒食节习俗(如禁火、吃冷食)逐渐融入清明。 历史演变

健康知识 2025-04-10

清明节的来历5个字

节气与祭祖 清明节的起源可概括为以下要点: 一、节气属性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位于仲春与暮春之交,具体时间为冬至后105-108天(不同历书略有差异)。 节气名称源于《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形容此时气候清明、万物复苏的景象。 二、文化内涵 自然与人文融合 清明既是反映自然规律的节气(指导农事),也是承载人文情感的节日(祭祖扫墓)

健康知识 2025-04-10

清明节的来历简短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以下是关于清明节的简短来历: 清明节的起源 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与寒食节的关联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

健康知识 2025-04-10

清明节又称什么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以下是关于清明节的详细介绍: 清明节简介 节日起源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主要习俗 :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插柳、荡秋千、蹴鞠、放风筝等。 清明节的文化意义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它与春节、端午节

健康知识 2025-04-10

祭祖三荤三素是哪三样

祭祖三荤三素的具体菜品可能会因地域、家庭习惯和祖先的喜好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常见的祭祖三荤三素包括: 三荤 猪肉 :象征富裕和丰盛。 家禽肉 :通常指鸡肉或鸭肉,象征吉祥和富足。 全鱼 :谐音“余”,代表富足和盈余。 三素 豆腐 :象征纯洁和财富。 豆芽 :象征新生和希望。 百叶 (或百叶菜、百页豆腐等):象征多子多福。 祭祖的供品通常还包括水果、糕点、酒茶等,且讲究双数,以示吉利

健康知识 2025-04-10

清明节适合祭祖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祖扫墓的重要传统节日,承载着感恩先人、传承孝道的文化内核,同时兼具踏青郊游的自然节气特色。​ ​这一习俗延续两千余年,通过祭扫仪式表达对祖先的缅怀与敬仰,并随着时代发展衍生出绿色祭扫等文明新风尚,成为连接家族情感、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纽带。 清明祭祖的核心在于“慎终追远”。古人认为祭祀是“报本反始”的体现,通过扫墓、献花、培土等仪式,表达对生命根源的敬畏与感恩

健康知识 2025-04-10

无锡过年祭祖的规矩和仪式

无锡过年祭祖的规矩和仪式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时代变迁。以下是主要习俗和仪式的梳理: 一、祭祖时间与地点 时间 :无锡人认为“春夜大于年夜”,祭祖活动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进行,具体时间因家族习惯而异。 地点 :多在自家庭院或宗祠举行,部分家族会前往公墓或祠堂集体祭拜。 二、祭祖仪式流程 准备阶段 清洁祭台,摆放香烛、鲜花、水果(如苹果、橘子)、糕点(如年糕

健康知识 2025-04-10

江苏清明上坟习俗

江苏清明上坟习俗因地域差异较大,综合各地特色可归纳如下: 一、苏州地区 青团子供品 苏州清明上坟必备青团子,象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人们将青团子蒸煮后供奉于祖先墓前,尤其在大禹墓等历史遗址更显文化传承。 新婚夫妇“上花坟” 若新婚未满周年,需在清明前祭扫,称为“上花坟”。此习俗源于晋文公纪念介子推,现仍为苏州民间重要习俗。 插柳习俗 全民参与,无论贫富,在屋檐下插柳枝或柳叶编成柳灯笼(杨柳球)

健康知识 2025-04-10

清明节几号祭祖好

4月4日最佳 根据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和现代实践,关于祭祖时间的选择可参考以下建议: 一、清明节当天(4月4日)是否适合祭祖? 适合 。清明节当天是法定的祭祖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传统习俗中公认的祭祖时间。当天包含寒食节祭祖的习俗,无需额外选择吉日,可直接进行扫墓活动。 二、清明节前后其他适宜时间 清明节前 传统说法 :部分地区遵循“前七后八”的习俗,认为清明节前7-10天是祭祖的吉日。

健康知识 2025-04-10

清明节过后适合种的菜

​​清明节过后是春播黄金期,适合种植速生叶菜、瓜类、茄果类和豆类蔬菜,​ ​抓住15-20℃的稳定气温和适中土壤湿度,30-50天即可采收。​​关键亮点​ ​:速生叶菜30天上市,瓜豆类搭架管理简单,茄果类采收期长效益高,豆类五一后即可采摘。 ​​速生叶菜​ ​:油麦菜、上海青、菠菜等撒播后40天采收,垄宽1.2米,疏苗控水肥。耐阴的菠菜30天可收,需覆盖保湿;空心菜、苋菜4月中旬播种

健康知识 2025-04-10

清明节下雨的几率

清明时节下雨的几率相对较高,尤其在南方地区。根据历史气象数据,以下是清明时节下雨的一些详细分析: 清明时节下雨的概率 南方地区的降雨概率 :1951-2018年期间,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清明时节降雨概率均在30%以上,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清明节的雨日多数过半。例如,江南地区的长沙、南昌出现雨日的概率超过59%,华南地区的福州、广州降雨概率在45%以上。 具体城市的降雨概率

健康知识 2025-04-10

无锡清明节去哪里烧纸好

关于无锡清明节祭扫方式的选择,结合文明祭扫倡导和实际安排,可参考以下建议: 一、传统祭扫方式 公墓祭扫 无锡多个公墓提供预约服务,建议提前通过无锡本地宝公众号或公墓官方渠道预约,选择错时错峰时段前往,避免交通拥堵和人员聚集。部分公墓提供鲜花祭扫服务,可减少火灾隐患。 代为祭扫 若无法亲自前往,可通过无锡本地宝公众号查询公墓联系方式,委托他人代为祭扫。 二、文明祭扫方式 网络祭扫

健康知识 2025-04-10

星期五清明节白天什么天气

根据2025年清明节期间气象部门的预报,清明节(4月4日)白天的天气情况如下: 一、天气概况 天气变化 4月4日清明节当天白天以 多云转晴 为主,夜间转为阴天。 气温范围 平原地区最高气温约21℃,山区最高气温18-21℃,夜间最低气温7℃。 风力与降水 白天偏北风2-4级,阵风可达5-7级,山区阵风可达8级以上。 山区有小阵雨,局地伴有扬沙,但雨量不大。 二、温馨提示 防风防雨 由于阵风较大

健康知识 2025-04-10

无锡二号线的全部站点

无锡地铁2号线是无锡市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其站点信息如下: 一、全部站点列表 无锡地铁2号线共设21个站点,具体如下: 梅园开原寺站 起止站点,位于滨湖区,是线路最西端的站点。 荣巷站 位于滨湖区,邻近历史街区,与1号线交汇于三阳广场站。 小桃源站 位于梁溪区,靠近无锡大学,是连接滨湖与梁溪的重要节点。 河埒口站 位于锡山区,邻近河埒口商圈,是线路进入锡山区的关键站点。 大王基站 位于梁溪区

健康知识 2025-04-10

清明桥在哪

关于“清明桥”的位置,需根据具体地理范围进行说明: 无锡市南长街的清明桥 春晚等大型活动曾在此举办,是无锡市南长街的标志性景点,位于无锡市惠山区南长街古运河段。该桥原为清宁桥,因避讳道光帝名改称清明桥,是无锡古运河上最著名的历史建筑之一,1986年被列为无锡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省栾城县的清明桥 位于石家庄市栾城区窦妪镇北赵村与南赵村交河故道上的清明桥,是苏味道后裔祭祖的必经古桥

健康知识 2025-04-10

无锡天气15天精确预报

​​无锡未来15天天气呈现“过山车”式变化:11日将迎32℃高温+大雨,12日骤降至16℃并伴随7-8级大风,整体温差达23℃。​ ​ ​​气温剧烈波动​ ​:10-11日持续高温(30℃~32℃),12日起受冷空气影响,48小时内降温幅度超14℃,周末最低温仅9℃~12℃。 ​​强对流天气集中​ ​:11日夜间有中等强度雷雨,19日再迎降雨,两轮降水均伴随3-4级风,局地可能出现短时大风。

健康知识 2025-04-10

无锡人立冬吃什么食物

​​无锡人立冬必吃的传统食物包括团子、咸肉菜饭、羊肉汤和萝卜老鸭汤,这些美食不仅暖身滋补,还承载着“补冬”和团圆的寓意。​ ​ ​​团子​ ​:立冬时节恰逢秋粮上市,用新米制作的糯米团子外皮软糯,内馅丰富多样,如豆沙、萝卜、猪油等,尤其是酱油馅的团子咸香诱人。团子象征团圆,是无锡人立冬餐桌上的主角。 ​​咸肉菜饭​ ​:霜打过的矮脚青、咸肉丁与新米同煮,香气扑鼻。这道菜既有“补嘴空”的习俗意义

健康知识 2025-04-10

春分吃什么传统食物啊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中分点。在这个时节,民间有许多传统的食物和习俗。以下是一些春分时节的传统食物: 春分传统食物 茼蒿 :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润肺化痰、保护肝脏等功效。推荐食谱:茼蒿豆腐汤。 莴笋 :药食两用,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推荐食谱:莴笋炒木耳。 芋头 :健脾养胃、补中益气。推荐食谱:芋头蒸排骨。 马蹄 :清爽多汁,富含水分、糖类、维C、维B以及钾、磷

健康知识 2025-04-10

立夏苏州吃什么食物

苏州立夏的传统食物丰富多样,融合了时令食材与民俗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一、特色传统美食 咸鸭蛋 立夏吃咸鸭蛋是苏州的传统习俗,寓意“补夏”,认为其含钙、铁等矿物质,可增强夏日体力。 蚕豆 作为“三鲜”之一,蚕豆象征“发”,与立夏迎接生机的主题契合。苏州人常以腌荠菜炒制或煮粥食用,口感软糯。 青梅酒/李子酒 酒酿或李子酒是立夏必备饮品,有驱邪避暑之意,常搭配面筋、酒酿等菜肴。 乌米饭

健康知识 2025-04-10

立夏的习俗称人

秤体重,祈安康 立夏的“称人”习俗是南方地区一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活动,主要流行于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其内涵与形式可归纳如下: 一、核心习俗内容 悬挂大秤称体重 在村口或院前悬挂大木秤,秤钩悬空,人们轮流坐到凳子或箩筐上称体重。此习俗源于对夏季消瘦的担忧,通过“锁住体重”祈求健康。 体重变化寓意 体重增加 :被称为“发福”,象征生活圆满、消灾纳福。 体重减少 :则需“贴秋膘”

健康知识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