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此谓发陈”出自《黄帝内经》,指春季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节。此时天地阳气升发,万物复苏,人体也应顺应自然,通过调整起居、饮食和精神状态来“退除冬蓄之故旧”,焕发新生机。关键亮点:发陈既是自然现象(如草木破土),也是养生哲学,强调“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等具体方法,以及“生而勿杀”的和谐心态。
-
发陈的字义与内涵
“发”指生发、释放,“陈”代表冬藏的能量或陈旧物质。春季阳气从内向外涌动,如同种子突破冻土,人体代谢也从冬季缓慢转为活跃。此时需通过运动、饮食等方式帮助身体排出积滞,例如晨起散步、食用辛温食材(如葱、韭菜)。 -
起居与运动的调整
顺应日照延长,建议“夜卧早起”(不晚于23点入睡,清晨早起),避免赖床压抑阳气。“广步于庭”强调在庭院中舒缓行走或拉伸筋骨,而非剧烈运动,以柔缓动作疏肝理气(肝主筋),避免春季情绪波动。 -
饮食与情志的配合
饮食宜“省酸增甘”,少食收敛的酸味食物(如山楂),多选甘味食材(如山药、红枣)健脾。情志上保持“予而勿夺”的开放心态,避免争执或压抑情绪,可通过踏青、披发缓行(放松穿戴)促进气血流通。 -
发陈的现代意义
春季易过敏或旧疾复发,正对应“发陈”中“陈腐外达”的特点。可通过艾灸太冲穴疏肝、按压血海穴活血,帮助身体适应气候转变。春季也是制定计划的好时机,顺应“以使志生”的理念,培养健康习惯。
总结:发陈是自然与人体同步更新的过程,把握春季生发之机,通过科学作息、适度运动和情绪管理,为全年健康打下基础。若出现疲劳或不适,可咨询中医师辨证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