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作为黑龙江省东南部的重要城市,常住人口约229万人(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但近年来面临人口持续流失与老龄化加剧的双重挑战。十年间减少超50万人,且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5.2%,城镇化率65.8%,凸显结构性矛盾与转型压力。
-
人口规模与分布
牡丹江辖6县(市)4区,总面积3.88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59人/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约90万人,宁安市(32.2万)、海林市(29.3万)为人口最多的县级市,绥芬河市(11.5万)人口最少。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中心城区吸纳能力有限。 -
老龄化与少子化危机
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国际标准两倍,65岁以上达17.4%,而0-14岁人口仅10.4%,呈现“超级少子化”。自然增长率连续负增长(-1.0‰),年死亡人数超出生人数约2000人,人口结构严重失衡。 -
教育与人口素质
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超60%,每10万人中大学学历者1.36万,高于2010年水平。但高学历青年外流严重,哈尔滨、北上广深为主要流向地,加剧本地劳动力资源萎缩。 -
经济与人口流失关联
房价“鹤岗化”(部分房源低于5万元)、工业占比低(21.5%)、就业机会不足是人口外推主因。近十年年均减少2.2万人,青壮年占比下降7.6个百分点,直接削弱消费与创新活力。 -
政策应对与转型尝试
通过深化对俄贸易(占全省非油贸易首位)、发展冰雪旅游(镜泊湖、雪乡等)及跨境物流(“哈绥俄亚”通道)吸引投资,但产业升级与人才留存仍需突破性举措。
这座曾以“塞外江南”闻名的城市,正站在人口与发展的十字路口。如何激活边贸优势、培育新动能,将决定其能否扭转“收缩型城市”趋势,重聚人气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