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不仅以“中华大粮仓”著称,还盛产多种特色水果和农作物,其中蔓越莓、紫苏、沙棘、蓝靛果、黑加仑等寒地特色作物尤为突出,兼具经济价值与营养优势。
-
蔓越莓:黑龙江抚远市拥有亚洲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年产2700吨,占亚洲供应量的40%。其果实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C,可加工成果干、果酱等产品,太空育种技术更推动了品种创新。
-
紫苏:桦南县形成“北纬45°寒地紫苏产业带”,种植面积超10万亩,年产值达7亿元。紫苏全身是宝,可榨油、入药或制作食品,并通过国际有机认证,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
沙棘:穆棱市是全国工业化冬果沙棘重要原料基地,种植面积8万亩。沙棘耐寒高产,富含果油和黄酮,开发出原浆、茶叶等高附加值产品,并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
特色浆果:
- 蓝靛果:勃利县产量占全国90%,富含花青素,加工成果汁、冻干果等。
- 黑加仑:大兴安岭特产,维生素C含量高,多用于果酱和饮料。
- 软枣猕猴桃:新兴小浆果,果肉软糯多汁,全省种植1600亩,前景广阔。
-
传统粮食作物: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主粮产量全国领先,其中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46.2%,玉米单产居首,黑土肥沃为品质保障。
黑龙江依托寒地黑土和生态优势,打造了从粮食到特色水果的多元化农业体系,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优质的“黑土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