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温度变化

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但其温度变化特征因地理位置差异显著,具体表现如下:

一、气温范围

  1. 北方地区

    • 平均气温 :1℃-14℃,其中黑龙江等最北部地区可达-20℃以下。

    • 典型城市

      • 最高气温:三亚(28℃)、北海(25℃)等南方城市;

      • 最低气温:哈尔滨(-10℃)、长春(-8℃)等。

    • 变化趋势 :立冬后北方气温逐渐下降,冷空气频繁南侵,但地表积热仍有一定支撑,初冬阶段气温波动较大,南方城市受海洋调节影响更温和。

  2. 南方地区

    • 平均气温 :2℃-25℃,如广东、海南等地终年高温,海南甚至长夏无冬。 - 典型城市

      • 最高气温:三亚(28℃);

      • 最低气温:广东(15℃左右)。

    • 变化特征 :南方立冬后气温波动幅度小于北方,但仍需应对冷空气南下的影响。

二、温度变化节奏

  1. 短期波动

    • 立冬后2-3天可能出现降温过程,北方地区日平均气温累计下降5-9℃,南方则相对稳定。
  2. 长期趋势

    • 真正进入寒冷天气需数九(约11月到次年1月),此时段对应小寒、大寒节气,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降至10℃以下。

三、地域差异总结

地区类型 气温范围 特点

| 北方 | -20℃以下至14℃| 冷空气频繁南侵,昼夜温差大;

| 南方 | 2℃-25℃ | 气候过渡期,湿度较高;

| 过渡区域 | 1℃-12℃ | 北方初冬微冷,南方仍较温暖。

四、对农业的影响

  • 北方 :需防范霜冻对越冬作物的影响,建议覆盖防寒材料;

  • 南方 :需应对雨冷天气对早春作物的挑战。

以上数据综合了多年气象观测结果,实际温度可能因当年气候异常而略有波动。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霜降就是打霜吗

霜降并非指一定会下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节气与降霜的关系 霜降不必然伴随降霜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标志着秋季进入深秋阶段,但降霜并非该节气的必然现象。气象学上,霜降与是否降霜没有直接关联。 降霜与霜降的时间差异 霜降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10月23日前后,而实际降霜可能出现在节气前后的任何时间。例如,2022年霜降为10月23日

健康知识 2025-04-09

霜降的“霜”从哪来

霜降的“霜”并非从天上降落,而是由地面水汽在低温条件下凝华形成的自然现象。具体形成机制如下: 一、形成原理 水汽来源 霜的形成源于空气中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主要来源于地表水体蒸发、植物蒸腾以及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凝华过程 当夜间气温降至0摄氏度以下时,地面及近地面物体通过辐射迅速冷却,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固态冰晶,形成霜层。 二、形成条件 温度条件 需满足地表温度低于0℃

健康知识 2025-04-09

霜降一定会打霜吗

霜降节气并不一定会伴随降霜现象。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霜降与降霜的关系 节气定义差异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标志着秋季进入冬季,主要特征是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增大。 降霜是指水汽直接凝结成冰晶并降落到地面的天气现象,与霜降节气无直接关联。 名称的误导性 霜降名称可能让人误以为该节气必然伴随降霜,但实际气象学上并无此概念。节气反映的是温度变化趋势

健康知识 2025-04-09

霜降几度下霜

霜降时节出现霜的条件较为明确,主要与温度和天气条件相关: 一、霜的形成温度 核心条件 霜的形成需要地表温度降至 0℃以下 ,此时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直接凝华成冰晶。 其他影响因素 湿度 :空气湿度越高,水汽越容易达到饱和。 天气状况 :晴朗无云的夜晚更易形成霜,微风或无风条件更佳。 地表温度波动 :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烈时更易触发霜冻。 二、霜降时节的温度范围 全国范围

健康知识 2025-04-09

冬天多晒太阳有助于预防抑郁症

冬天多晒太阳确实有助于预防抑郁症。 阳光就像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能量补充剂”。冬天日照时间短,人体接受的阳光少,会影响一些与情绪相关的物质分泌,比如血清素等。而多晒太阳,就好像给身体的“情绪工厂”补充了原料,让它能正常运转,生产出更多让人感到快乐、平静的物质,从而减少抑郁情绪的产生。就好比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才能茁壮成长,我们的心情也需要阳光的滋养才能保持良好。 相关 QA: 问题 1

健康知识 2025-04-09
冬天多晒太阳有助于预防抑郁症

霜降是多少度会下霜

霜降节气与结霜的关系及温度条件如下: 一、霜降与结霜的关系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标志着秋季向冬季过渡,此时天气渐冷,昼夜温差加大,是初霜出现的起始阶段。但需注意,节气本身并不代表一定会降霜,结霜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 二、结霜的温度条件 基本条件 当近地面空气温度降至0℃或更低,且空气湿度达到饱和时,水汽会在地面或物体表面凝华形成霜。 昼夜温差的影响 霜降期间昼夜温差显著增大

健康知识 2025-04-09

一般霜降后几天会下霜

不会 霜降节气本身并不一定会伴随降霜现象。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标志着秋季向冬季过渡,但是否下霜主要取决于当地气候条件,而非节气本身。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霜降与降霜的关系 节气与降霜无直接关联 霜降的日期固定在公历10月23日前后,而降霜则受气温、湿度、地形等气象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差异显著。 气温是关键因素 霜降后是否下霜取决于气温是否降至0℃以下。若后续冷空气南下或湿度条件满足

健康知识 2025-04-09

霜降是不是就要下霜了

霜降节气并不表示一定会下霜,而是标志着天气渐冷、昼夜温差显著的气候特征。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霜降的真正含义 气温与温差特征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前后。此时,冷空气南下频繁,昼夜温差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但并不意味着立即出现降霜。 命名由来 “霜降”之名源于气温骤降导致地面水汽凝结现象,而非字面意义的“降霜”

健康知识 2025-04-09

抚顺干白花和药珀哪个好

抚顺干白花和药珀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难以直接判断哪个更好,因为它们适用于不同的需求和场合。以下是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区别: 抚顺干白花的特点和价值 特点 :抚顺干白花是一种以抚顺市为产地的独特优质白花茶,具有独到的品种和产地优势,具备相当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它通常呈现出透明或半透明的状态,带有细腻的白色花纹,颜色较为清淡,给人一种清新、纯净的感觉。 价值 :由于其独特的外观和珍稀性

健康知识 2025-04-09

抚顺干白花蜜蜡是什么样子的

抚顺干白花蜜蜡是一种具有独特纹理和价值的蜜蜡品种,其特点如下: 一、外观特征 颜色特征 顾名思义,抚顺干白花蜜蜡以白色为主,但天然白蜜蜡占比需达到90%以上才被归类为白蜜蜡,属于较为罕见的优质品种。部分蜜蜡可能带有少量黄色或棕色,但整体以白色为主色调。 纹理与花纹 最显著特征是白蜜与黄蜜交织形成的“云纹”或“流水纹”,这些纹路自然流畅,犹如云雾、流水等自然景观,具有独特的凌乱美感

健康知识 2025-04-09

辽宁抚顺冬天冷的原因

辽宁抚顺冬季寒冷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多方面因素,综合自地形、气候及观测数据: 一、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北接长白山余脉 抚顺位于长白山山脉西段,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东侧为平原,西侧为连绵山脉。冬季受高海拔山区冷空气(如长白山小高压系统)影响显著,冷空气沿谷地沉降形成东西冷势力对峙,加剧了低温。 地势与海拔差异 抚顺平均海拔80米,高于沈阳(约43米)和铁岭(约40米)

健康知识 2025-04-09

抚顺冬天最低气温多少度

抚顺冬季气温受冷空气影响显著,最低气温范围因年份和具体天气过程差异较大,具体分析如下: 一、极端低温记录 历史极端低温 2014年1月9日,抚顺新宾县出现入冬最低气温-27.8℃,伴有4级偏北大风。 2013年12月8日,新宾县最低气温-17.8℃,引发降雪和道路结冰。 2024年6月11日(极端天气):极端低温达-28℃,但此数据来源权威性较低。 “三九”期间的低温 2025年1月7日,沈阳

健康知识 2025-04-09

抚顺冬天为什么比沈阳冷

抚顺冬天比沈阳冷的原因主要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及城市热岛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一、地理位置差异 纬度与海拔 抚顺纬度较高(北纬约41°52′),且平均海拔80米,地势起伏较大(如长白山余脉),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导致冬季气温更低。 沈阳纬度稍低(北纬约41°43′),海拔仅35米,地势相对平坦开阔,热量积聚能力更强。 地形与气候带

健康知识 2025-04-09

南方冬至和北方冬至是一天吗

南方冬至和北方冬至的日期并不完全相同,具体差异如下: 一、日期差异 公历日期范围 冬至的公历日期每年在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变动,具体时间需根据太阳到达黄经270°的天文观测确定。例如2020年冬至为12月21日,2021年为12月22日,2022年为12月20日。 节气属性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节气,具有天文观测的精确性,因此每年日期相对固定

健康知识 2025-04-09

冬至在南方和北方有什么区别

饮食、气候、习俗差异显著 冬至作为中国四大节气之一,南方和北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候特征差异 北方 冬至气温骤降,多出现初雪,东北地区最低气温可达-20℃以下,气候干燥寒冷,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常受寒流影响,需依靠暖气等设备取暖。 南方 冬至气温温和,多阴冷湿润天气,偶有小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调节作用,冬季较为温和,如华南地区甚至无冬。 二、饮食文化差异

健康知识 2025-04-09

2024冬至是什么意思

2024年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标志着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其内涵兼具自然现象与人文意义,具体如下: 一、自然现象特征 天文意义 冬至时太阳黄经达到270°,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天文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但实际气温最低值通常出现在1月下旬。 季节划分 冬至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介于立冬与小寒之间

健康知识 2025-04-09

南方冬至是21还是22

南方冬至的日期存在公历和农历两种表述方式,具体如下: 一、公历日期 通常范围 南方冬至通常出现在 公历12月21日或22日 ,具体时间需根据太阳到达黄经270°的天文观测确定。 2023年特例 2023年冬至的公历时间为 12月22日11:27:09 (农历十一月初十),但这一特例属于个例,并不改变通常的日期范围。 二、农历日期 南方冬至对应的农历日期为 十一月初十

健康知识 2025-04-09

冬至对北方重要吗

冬至对北方地区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文化、气候和农业等方面: 一、文化象征与家庭团聚 饺子与汤圆 北方冬至必吃饺子和汤圆,分别象征团圆与美满。饺子是家庭团聚的象征,包饺子过程充满亲情互动;汤圆则寓意生活甜甜蜜蜜。 冬至大如年 北方有“冬至大如年”的习俗,与春节齐名,强调家庭团聚的重要性。此时家人会聚在一起共享美食,共度寒冬。 二、天文与历法意义 阴阳转换节点 冬至是北半球白昼最短

健康知识 2025-04-09

南方冬至比北方早一天

关于南北方冬至时间差异的问题,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冬至的全球特征 冬至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天文现象,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发生,此时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南北方冬至时间差异的误解 实际上,南北方冬至的早晚差异主要体现在地方时上,而非日期差异。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东西部经度跨度大,导致同一时刻不同地区存在时间差。例如: 东北地区 :冬至日太阳落山时间较早(如晚上4-5点); 南方地区

健康知识 2025-04-09

南方冬至和北方冬至是同一天吗

不是同一天 南方冬至和北方冬至的日期并不完全相同,具体差异如下: 一、日期差异 公历日期范围 冬至的公历日期每年在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变动,具体时间需根据太阳到达黄经270°的天文观测确定。例如2020年冬至为12月21日,2021年为12月22日,2022年为12月20日。 节气属性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节气,具有天文观测的精确性,因此每年日期相对固定

健康知识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