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教授对大青龙汤的配方比例有明确的调整,主要特点如下:
一、基础配方(原《伤寒论》比例)
-
麻黄 :六两(12克)
-
桂枝 :二两(6克)
-
甘草 :二两(6克)
-
杏仁 :四十枚(约30克,去皮尖)
-
生姜 :三两(9克)
-
大枣 :十二枚(约3克,擘开)
-
石膏 :如鸡子大(约18克,碎)
换算成现代剂量 :麻黄90克、桂枝30克、甘草30克、杏仁30克、生姜45克、大枣12克、石膏120克。
二、倪海厦调整后的简化配方
-
麻黄 :三钱(约9克)
-
杏仁 :五钱(约15克)
-
石膏 :八钱(约24克)
-
炙甘草 :五钱(约15克)
-
桂枝 :五钱(约15克)
-
生姜 :二片
-
红枣 :十二枚(约3克,擘开)
调整说明 :此配方为原方麻黄、杏仁用量的1/2,同时减少其他药物用量,更适合现代人用药习惯。
三、注意事项
-
禁忌 :心脏病患者需避免使用麻黄,可用荆芥五钱、防风三钱、浮萍三钱替代。
-
剂量调整 :现代临床常根据病情调整石膏、杏仁等药物的用量,例如高热烦躁时石膏增至一两。
-
服用方法 :需用九升水先煮麻黄,煮后减二升去沫,再加入其他药物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需用温粉(牡蛎、龙骨、糯米粉)扑之。
四、适用症状
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有郁热的瘟疫或流感,表现为高热、恶寒、无汗、咳嗽吐痰、口渴、身体疼痛等症状。
(注:使用前建议咨询中医师,根据具体体质调整剂量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