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10条核心建议,综合了多版本指南的精华内容: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
每天摄入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
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全谷物和杂豆类占比1/4以上。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
每餐七八分饱,避免暴饮暴食,通过运动维持体重;
-
建议每日步行6000步以上,结合力量训练提升代谢。
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
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占1/2)、200-350克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
每天饮用300-500ml液态奶,优选低脂或无糖产品;
-
每周摄入2次水产品(如鱼类、虾类)及1个鸡蛋,减少红肉摄入。
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
鱼禽蛋瘦肉每日摄入120-200g,优先选择清蒸、烤制等低脂方式;
-
减少加工肉制品(如香肠、火腿)的摄入量。
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
食盐每日不超过5克,烹调油控制在25-30克,避免高盐高脂饮食;
-
添加糖每日不超过25克,减少甜食、饮料及高糖零食;
-
酒精摄入需限量,有基础疾病者应完全戒酒。
六、膳食安全与营养平衡
-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注意食品加工和储存安全;
-
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避免单一营养过剩。
七、饮食方式改进
-
主食中至少1/4替换为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和杂豆;
-
做粥时可加入荞麦、玉米等杂粮,或用薯类替代部分精制主食。
八、饮水与烹饪建议
-
每天足量饮水(1500-1700ml),优先选择白开水、淡茶水;
-
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炸和爆炒。
九、特殊人群关注
-
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需根据营养需求调整膳食结构;
-
老年人应减少盐分和油脂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以预防便秘。
十、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
定时定量进餐,细嚼慢咽,避免边吃边玩;
-
建立家庭健康饮食模式,减少在外就餐和高热量零食的摄入。
以上建议综合了营养学、公共卫生及运动健康等多维度,可根据个人体质和活动量进行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