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雀麦的防治,需根据生长阶段和防治目标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并注意用药时机和安全性。以下是综合推荐及注意事项:
一、推荐药剂及适用场景
-
氟唑磺隆
-
特点 :专除雀麦、看麦娘罔草,对禾本科杂草有内吸传导作用,持效期长,适合春小麦田和冬小麦苗后茎叶处理。
-
用量 :春小麦田3.5-4g/亩,冬小麦苗期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70ml/亩。
-
-
啶磺草胺
-
特点 :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对雀麦、节节麦、看麦娘有特效,低温下药效稳定。
-
用量 :苗期9-12.5g/亩(7.5%水分散粒剂)。
-
-
甲基二磺隆
-
特点 :磺酰脲类高效除草剂,抑制杂草乙酰乳酸合成酶,对雀麦、野燕麦等有良好防效。
-
用量 :苗期17-22ml/亩(3%油悬浮剂)。
-
-
异丙隆
- 特点 :对低龄雀麦防效显著,可与其他除草剂混用提升效果。
二、综合防控方案
-
土壤封闭处理 :播后苗前使用41%氟噻草胺悬浮剂60g/亩或40%砜吡草唑悬浮剂20g/亩,可抑制雀麦发芽。
-
茎叶处理 :返青拔节期喷施氟唑磺隆3.5-4g/亩或啶磺草胺9-12.5g/亩,配合异丙隆可增强效果。
三、用药注意事项
-
避开不适宜天气 :倒春寒、雨天或大风天气需暂停施药,避免药液飘移至非目标作物。
-
安全间隔期 :需符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要求,避免对后续小麦生长造成影响。
-
混用建议 :异丙隆与氟唑磺隆混用可提高防效,但需注意剂量配比和施药时间。
四、其他方法
-
物理防治 :人工清除杂草或采用防草网覆盖。
-
生物防治 :释放天敌昆虫控制雀麦种子萌发。
建议优先采用化学防治与土壤封闭相结合的综合方案,并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调整药剂种类和用量。施药前应仔细阅读农药说明书,确保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