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管理技术要点可分为以下阶段和关键措施:
一、返青期管理
-
肥水管理
及时追施氮肥(如尿素)促进幼苗返青,建议每亩施用10-15公斤尿素肥。
- 对脱肥地块需结合降雨追肥。
-
中耕除草
破除土壤板结,清除杂草,增温保墒。弱苗田浅锄,旺苗田深锄或镇压控旺。
-
防寒措施
早春低温时浇灌促温水,减少晚霜冻害风险。
二、起身期管理
-
精准施肥
每亩施用10-15公斤尿素肥,避免过量导致茎秆细弱倒伏。
- 前茬未施肥的田块需结合返青水追肥。
-
分蘖调控
通过镇压或深锄抑制旺长分蘖,促进冬前大蘖成穗。
-
病虫害监测
及时防治白粉病、锈病等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三、拔节期管理
-
补肥强化
针对返青期施肥不足的地块,追施15-20公斤尿素肥,提高结实率。
- 脱肥田需结合浇水补肥。
-
抗倒伏措施
-
控制播种量,避免分蘖过密;
-
拔节后期追肥后浇灌,增强茎秆强度。
-
-
吸浆虫防治
4月中旬至5月上旬重点防治,使用专用药剂喷洒。
四、灌浆期管理
-
水分调控
拔节肥后及时浇水,促进灌浆和籽粒发育,可提高产量和品质。 - 灌浆初期需控制土壤温度在15℃以上。
-
叶面肥施用
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增强小麦抗逆性,减少干热风、冰雹等灾害影响。
五、后期管理(成熟期)
-
干热风预防
若遇干热天气,可通过灌浆水降温,减少籽粒干瘪。
-
机械收割
适时组织联合收割,避免籽粒脱落损失,确保颗粒归仓。
六、综合管理技巧
-
因地因苗调整 :肥力高的田块控旺,弱苗田促转壮;
-
精细化管理 :划锄松土结合追肥,提升土壤通气性;
-
全程监测 :建立田间档案,动态调整管理措施。
通过以上分阶段管理,可有效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