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之首,夏季开端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以下是关于立夏的详细资料:
一、基本信息
- 时间范围
每年公历5月5日或6日,当太阳到达黄经45°时为立夏节气。
- 天文特征
此时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东南方,日照时间逐渐增长,雷雨天气增多。
二、气候特点
- 南北差异显著 :
福州至南岭一线以南地区进入夏季,平均气温达22℃以上;东北、西北部分地区仍属春季,气温多在18-20℃。
- 物候现象 :
一候蝼蝈鸣(田间的蛙声);二候蚯蚓出(土壤活跃);三候王瓜生(藤蔓攀爬)。
三、农事活动
- 播种与生长 :
夏收作物(如小麦、油菜)进入灌浆期,春播作物(如水稻)进入栽插关键期,田间管理进入高潮。
- 农谚与习俗 :
-
"立夏看夏":预示夏收作物年景;
-
古时周天子会举行"迎夏"仪式,祈求丰收。
四、文化内涵
- 节气命名 :
"立"指开始,"夏"为"大"的谐音,寓意万物生长壮大。
- 诗词与节气 :
宋代陆游《立夏》诗:"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描绘夏初景象。
五、养生建议
- 适应夏季 :
早晚温差较大,需注意增减衣物;
多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避免中暑。
立夏不仅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也承载着丰富的农耕文化,是观察自然与农事活动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