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9年至2022年江西省干旱情况的综合分析,该省干旱程度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2019年7-10月严重干旱事件
-
持续高温少雨 :2019年7月下旬至10月初,江西全省平均降雨量仅96毫米,比多年均值偏少约70%,创下历史同期最少纪录。
-
重旱范围广 :重旱面积达全省国土面积的95.8%,鄱阳湖水位跌破10米,316.4万人受灾,农业损失占灾害损失的95%以上。
-
应急响应升级 :多地启动四级应急响应,消防部门需送水入户。
二、2022年持续重度干旱
-
高温叠加少雨 :2022年7月,江西全省734个监测站最高气温超35℃,持续66天,89%的县(市、区)出现特重气象干旱,降雨量同比减少80%以上。
-
鄱阳湖严重萎缩 :受长江来水减少影响,鄱阳湖水位降至历史极值7.11米,水域面积减少显著,生态平衡被打破。
-
多措并举应对 :政府启动干旱红色预警,采取供水保障、农业救助等措施。
三、2023年局部干旱
-
阶段性干旱 :2023年7月,江西南部大部、赣北北部出现轻度至重度干旱,但未达到2019-2022年极端水平。
-
未来趋势 :气象部门预测旱情可能持续发展,需防范次生灾害。
总结
江西省干旱程度在2019-2022年期间达到历史最严重水平,以2019年和2022年尤为突出,表现为持续高温、降雨严重偏少、鄱阳湖水位创新低、农业损失巨大。2023年干旱影响范围缩小,但仍需关注后续天气变化及生态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