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广东也有
福建土楼并非仅分布于福建省,其分布范围还延伸至广东省。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主要分布区域
- 福建省
福建土楼主要集中于南部和西部,包括:
-
漳州市 :南靖土楼(如田螺坑土楼群)、华安土楼(如二宜楼);
-
龙岩市 :永定土楼(如承启楼、振福楼)。
- 广东省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有客家土楼分布,但数量较少且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历史与文化背景
-
起源与成熟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明清时期逐渐成熟,是客家人集体居住的防御性建筑。
-
建筑特色 :以生土、竹木结合为主,结构分层交错,形状多为圆形(如“土楼王”承启楼)、半圆形等,兼具防御、居住与风水功能。
三、世界遗产地位
截至2008年,福建土楼中有46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永定、南靖、华安等地的代表性土楼群,如田螺坑土楼群(四菜一汤)。广东梅县客家土楼尚未被纳入世界遗产体系。
福建土楼以规模宏大、保存完好著称,其核心分布地在福建,但广东梅县等地也有相关建筑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