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传统节气和文学表达,春天通常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即 孟春、仲春、季春 ,合称“三春”。具体划分如下:
-
孟春
-
时间 :农历正月(公历1月或2月)
-
特点 :春季的第一个月,包含立春(约公历2月3-5日)和雨水(约公历2月18-20日)两个节气。
-
-
仲春
-
时间 :农历二月(公历3月)
-
特点 :春季的第二个月,包含惊蛰(约公历3月5-7日)和春分(约公历3月20-22日)两个节气。
-
-
季春
-
时间 :农历三月(公历4月)
-
特点 :春季的第三个月,包含清明(约公历4月4-6日)和谷雨(约公历4月19-21日)两个节气。
-
补充说明
-
三个阶段合起来代表整个春季,而春季在公历中通常为3个月(约3月、4月、5月)。
-
文学作品中“三春”可能泛指整个春季,而非字面意义的第三个月。例如孟郊《游子吟》中的“三春晖”即指春天的阳光。
若按节气划分,春季还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但“三春”是按月划分的传统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