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二十四节气于 2016年11月30日 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是相关背景信息:
-
申报与批准过程
中国自2014年起启动申报工作,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埃塞俄比亚召开会议进行评审,最终于2016年11月30日通过决议将其列入名录。
-
历史意义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形成,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成熟于汉代,用于指导农业生产。2016年的列入进一步确认了其作为“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的国际认可。
-
文化价值
该体系蕴含了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与哲学思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体现了传统知识与现代保护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