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
根据2025年1月气象局发布的预测和综合分析,2025年冬季(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 整体呈现暖冬趋势 ,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和阶段性波动。具体分析如下:
一、整体趋势
-
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25年冬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3℃至4℃,尤其是辽宁南部、天津、河北南部等地气温偏高1-2℃。
-
阶段性降温可能性大
虽然整体偏暖,但季内气温起伏显著,强降温过程频繁。1月上旬北方部分地区受冷空气影响较弱,但随后冷空气活动增强,导致多地出现降雪、降雨天气。
二、区域差异
-
偏暖区域
-
南部及沿海地区 :辽宁南部、天津、河北南部、华南西部等地气温偏高1-4℃,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显著升高。
-
西北及高原地区 :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南部、青藏高原大部等地气温偏高1-4℃。
-
-
偏冷区域
-
东北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2℃,冬季寒冷特征更明显。
-
黄淮江淮一带 :仅15%的观测站达到暖冬标准,冬季偏冷。
-
三、暖冬定义的局限性
气象学中的“暖冬”是指 全年平均气温 较常年偏高的现象,而2025年冬季的温暖主要出现在1-2月,3月已进入春季过渡阶段,气温回升显著。虽然1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偏暖,但整个冬季的气温波动较大,不能简单定义为“暖冬”。
四、安全提示
冬季取暖需注意一氧化碳中毒风险,建议使用正规取暖设备并保持通风。
2025年冬季 整体偏暖但波动显著 ,需关注局地强降温对交通和农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