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云南常见的20种毒菌,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供参考:
一、剧毒类(致死率高)
-
死亡帽(白罗伞)
仅30毫克即可致人死亡,外观与可食用鹅膏菌相似,是毒性最强的野生菌之一。
-
灰花纹鹅膏菌(麻母鸡菌)
误食后可能出现肝衰竭,潜伏期10-24小时,有“假愈期”特征。
-
黄盖鹅膏(黄罗伞)
同样属于鹅膏菌属,可引发急性肝损害,病情凶险。
-
条盖盔孢伞(假皮条菌)
误食后可能导致肝、肾等多器官衰竭。
二、高致病性毒菌
-
亚稀褶红菇(火炭菌)
引起横纹肌溶解型中毒,发病快(1小时内症状),12小时内可能死亡。
-
伞形毒菌(毒蝇伞)
全球公认剧毒,含毒素无法通过高温破坏,无特效解药。
三、其他需警惕的毒菌
-
大青褶伞
毒性未明确描述,但属于伞形科剧毒菌类。
-
小豹斑鹅膏(满天星)
误食后可能引发肝损害。
-
残托鹅膏(假草鸡枞)
同样属于高致病性毒菌。
四、中毒症状提示
-
急性肝损害型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后出现肝肿大、黄疸、出血倾向,病程进展快,病死率高达90%以上。
-
横纹肌溶解型 :肌肉痉挛、疼痛、血尿,12小时内死亡。
预防建议 :
-
野生菌需由专业人士鉴别;
-
不可自行采摘或烹饪毒菌;
-
若误食毒菌,立即停药并就医,避免使用止吐药等可能加重肝损伤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