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黑眼圈手术是否有效

王克明
王克明 副主任医师 整形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去黑眼圈手术是有效果的。去黑眼圈手术对色素型黑眼圈有淡化色素、改善外观的效果,对血管型黑眼圈有减轻血管显现、提亮肤色的效果,对结构型黑眼圈有改善眼部结构、减少阴影的效果。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1. 色素型黑眼圈:手术可通过特定技术去除眼部周围皮肤中的色素沉着,比如采用激光爆破色素颗粒,使其被身体吸收代谢,从而让黑眼圈颜色变浅,达到改善外观的目的。 2. 血管型黑眼圈:手术能针对眼部周围扩张的血管进行处理,如通过封闭血管等方式,减轻血管的显现程度,进而提亮眼部周围的肤色。 3. 结构型黑眼圈:手术可对眼部周围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例如填充凹陷部位,减少因结构问题造成的阴影,改善黑眼圈外观。 去黑眼圈手术可能存在感染风险,术后眼部易红肿疼痛。若医生操作不当,可能损伤眼部神经,影响视力或导致眼部运动障碍。还可能出现色素沉着不均匀的情况,使黑眼圈改善效果不佳,甚至加重外观问题。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外阴溃疡应该用什么药

外阴溃疡用药要依据病因选择并遵医嘱。细菌感染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真菌感染选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栓等抗真菌药;病毒感染可用阿昔洛韦乳膏、更昔洛韦凝胶等抗病毒药;还可使用康复新液等促进愈合药物。总之,先明确病因选药,不同药物应对不同感染,且都需遵医嘱,保障治疗安全有效。

科普文章 2025-03-23

玻尿酸打卧蚕会扩散成眼袋吗

玻尿酸打卧蚕可能扩散成眼袋,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特性使质量不佳或交联度低的产品易扩散;医生注射技术不佳,如层次不准、剂量过多,会致分布不均;个人护理不当,频繁按压注射部位会加速扩散;身体代谢慢,玻尿酸停留久,扩散概率高;小分子玻尿酸更易扩散。为降低风险,要选好产品与医生,做好护理,了解自身代谢情况并合理选类型。

科普文章 2025-03-23

痛经吃布洛芬有哪些副作用

痛经吃布洛芬有多种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严重可致胃溃疡、出血)、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头晕等)、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肝肾功能损害(长期大量服用增加肝肾负担)、血液系统异常(影响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风险)。但副作用出现因个人体质和用药情况而异,非所有人都会有。使用时要遵医嘱,关注身体反应,不适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3

排卵期白带有些红色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排卵期白带呈红色,可能因激素水平波动、子宫内膜少量脱落、剧烈运动、宫颈炎、子宫内膜息肉等,也可能是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所致。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等待、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不同病因处理有别,如激素波动一般2 - 3天自愈,严重时用药;息肉较大需手术。日常要注意清洁、休息、饮食和情绪调节,不适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3

卵巢囊肿的手术指征有哪些

卵巢囊肿手术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手术指征包括:囊肿直径大于5厘米,自行消失可能性小;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可能存在不良病变;引发腹痛等明显不适或急腹症;超声提示有恶变可能;影响生育。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手术,以保障女性生殖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23

激光可以去除雀斑吗

激光通常可去除雀斑,效果较显著。它能精准作用于雀斑部位,有淡化、消除雀斑的效果,还可改善皮肤外观、降低复发几率。具体表现为特定波长激光可击碎色素颗粒淡化雀斑,多次治疗能消除大部分雀斑,提升皮肤光滑度与色泽均匀度,破坏色素细胞减少复发。不过,治疗可能引发皮肤不适、色素异常及感染,治疗后要做好皮肤护理与防晒。

科普文章 2025-03-23

性生活后白带红色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性生活后白带红色原因多样,包括性生活剧烈、排卵期出血、月经前后、宫颈炎、宫颈息肉等,也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等。常见治疗方法有观察等待、保持清洁、避免性生活、药物和手术治疗。如因性生活剧烈损伤,可观察或用止血药;排卵期出血少可观察,频发则调激素;月经前后注意休息等;宫颈炎依情况用药;宫颈息肉多需手术。日常要注意卫生和定期检查。

科普文章 2025-03-23

维C的作用及副作用是什么

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营养物质,有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增强免疫力、促进铁吸收等作用。它能维持皮肤弹性、促进伤口愈合,增强白细胞活性,提高铁吸收率。但过量摄入可能引发腹泻、恶心等胃肠道不适,长期大量服用还会增加尿路结石风险。日常可适当摄入富含维C的食物,若需通过补充剂摄入,应遵医嘱,以保障安全有效。

科普文章 2025-03-23

点阵激光去凹疤是否有效

点阵激光去凹疤通常有效。它可刺激皮肤生成新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改善凹疤平整度、减轻颜色、提升皮肤质地、增强紧致度。不过,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治疗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疼痛等短期不适,也有色素沉着或减退风险,少数人会出现感染、瘢痕增生等。治疗后需注意护理和严格防晒。

科普文章 2025-03-23

有人激光祛斑成功吗

激光祛斑对不同类型斑点有不同效果。对雀斑可淡化消除,晒斑能分解排出,黄褐斑可改善色泽面积,老年斑能使其变浅变小。不同斑点的激光作用原理有别,维持时间也不同,雀斑2 - 3年,晒斑和老年斑1 - 2年,黄褐斑6 - 12个月。不过,激光祛斑可能有局部不适、色素异常等情况,还可能感染,要选正规机构,做好术后护理。

科普文章 2025-03-23

白带发黄量多无异味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白带发黄量多无异味,可能由个人卫生差、饮食不当、排卵期、长期用护垫、滴虫性阴道炎等因素引起,也可能是宫颈炎等疾病所致。治疗方法包括注意卫生、调整饮食、规律作息、药物及物理治疗。不同原因对应不同处理方式,如卫生差需清洁外阴,滴虫性阴道炎要用药。日常应注意外阴清洁、饮食均衡、作息规律等,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23

玻尿酸变软了是否被吸收了

玻尿酸变软不一定是被吸收。其变软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是吸收水分膨胀,注入人体后吸水体积增大变软;二是个人体质代谢有差异,代谢快慢影响变软情况;三是注射层次与部位不同,较浅或活动频繁处可能更快变软;四是外界高温环境会加快软化;五是随时间推移正常降解。判断其是否被吸收,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科普文章 2025-03-23

白带发黄稀薄有鱼腥味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白带发黄稀薄有鱼腥味,或因个人卫生差、饮食不均、久用卫生护垫,也可能是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等疾病所致。治疗需根据不同原因采取对应措施,如注意卫生、调整饮食、避免用护垫、阴道或口服用药等。此外,宫颈炎、盆腔炎也可能引发。日常要养成良好卫生、饮食习惯,注意性生活卫生,定期妇检,有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3

点痣药水伤到周围皮肤是否严重

点痣药水伤到周围皮肤的严重程度需分情况判断,受药水成分浓度、接触时间、皮肤部位、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成分温和、接触时间短等情况可能不太严重;反之则较严重。不同部位皮肤敏感度不同,个人体质也会影响损伤程度。及时正确处理可减轻损伤,处理不当会加重。使用点痣药水要谨慎,严重时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3

孕妇是否可以吃花甲

孕妇一般可适量吃花甲。花甲富含蛋白质、铁、锌、硒等营养元素,能助力孕妇和胎儿身体组织发育、预防贫血、促进胎儿神经发育及增强孕妇免疫力。但花甲属寒凉食物,过量食用有肠胃不适甚至流产风险,且可能携带寄生虫和细菌。孕妇吃花甲要确保新鲜、干净、熟透,还应搭配其他营养食物,避免吃螃蟹等可能影响胎儿的食物,保证饮食均衡。

科普文章 2025-03-23

激光点痣对身体是否有危害

激光点痣利用高能量使痣细胞气化、分解以祛痣,一般对身体危害小,但存在多种风险。可能有局部皮肤损伤,出现红肿疼痛;术后护理不当会感染;部分人有色素沉着;痣深、能量大或疤痕体质可能留疤;痣细胞未清除干净会复发。为降低风险,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严格防晒、忌辛辣食物,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3

白带水状发黄有腥臭味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白带水状发黄有腥臭味,可能由个人卫生不良、经期激素变化、阴道菌群失调、细菌性阴道病、子宫内膜癌等引起,也可能是宫颈炎、输卵管癌等所致。治疗方法因病因不同而异,包括注意卫生、调整生活习惯、阴道用药、口服抗生素、手术等。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日常要注意卫生、饮食、作息,适当锻炼,定期妇科检查。

科普文章 2025-03-23

雀斑能否根治

雀斑难以根治,受遗传和日晒等因素影响,常见改善方法有外用药物、化学剥脱、激光治疗等,效果因人而异且易复发。外用药物起效慢、有刺激;化学剥脱维持数月,有红肿疼痛;激光治疗多次后改善明显,维持1 - 2年,有色素沉着风险。因遗传因素,后代可能患病,自身也会复发。治疗后需做好防晒,否则雀斑易再出现。

科普文章 2025-03-23

白带水状发黄有异味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白带水状发黄有异味,或因个人卫生不良、经期激素变化、滴虫性阴道炎等,也可能是宫颈炎、输卵管癌等所致。常见治疗方法有注意卫生、调整生活习惯、药物、物理及手术治疗。如个人卫生不良需清洗外阴、勤换内裤;滴虫性阴道炎可用药治疗。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日常要保持良好习惯、定期妇检。

科普文章 2025-03-23

水光针收缩毛孔是否有危害

水光针是将营养物质注入真皮层的医美项目,能补水、改善肤质、收缩毛孔,但有危害。常见危害包括局部红肿、感染、过敏反应,操作不当还会有其他风险,且效果维持3 - 6个月。为降低危害,术前应确保健康,选正规机构和医生;术后要保持注射部位清洁,避免剧烈运动、高温和日晒,忌辛辣食物,多吃蔬果。

科普文章 2025-03-23